行政文件

行政文件

外语学院关于促进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融合工作的意见(外语[2006] 10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0-29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文件

 

外语[2006] 10

————————————————————————————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关于

促进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融合工作的意见

 

各研究所:

根据学校“关于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了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推动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融合工作。现就融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研究所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学术小组

我院现有5个研究生行政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35名。为了构建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融合的环境,学院决定在原有以专业和年级划分研究生班的基础上,以研究所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学术小组。各研究所由所长或副所长负责研究生学术小组工作,尽快召开研究生学术小组会议,健全组织,建立学术小组例会、导师见面会等制度,制定本所的学术小组计划,安排研究生参加所内学术活动、行政管理的辅助工作等,使研究生尽快融入研究所。各研究所在1215日前将本所研究生工作负责人、研究生学术小组组长(学生)和学术小组工作计划报学院研究生科。

二、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导师有责任关心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责任对研究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有责任指导研究生从事创新活动,有责任安排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有责任协助学校和学院做好研究生管理的有关事务。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能力表现、就业情况等纳入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所要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要求导师做到教书育人,从研究生入学到就业,进行全过程指导,做好研究生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产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成果。

三、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中,各研究所要建立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协同创新的制度,构建起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院要求每个硕士生导师每届带13个硕士生,每个博士生导师争取每届带12个博士生。在考核中,把带研究生的人数和在科研中带研究生的情况作为导师考核的内容之一,与岗位聘任挂钩,把研究生进研究所的情况列入研究所工作的考核内容。

四、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根据学校关于继续推行弹性学制的要求,为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院拟从2007级起实行博士研究生3.5年学制,硕士研究生2.5年学制。在学制调整的情况下,导师要树立多元的研究生质量观,营造有利于优秀研究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培养环境,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潜能。各研究所要积极配合学院研究生科和硕士点,进一步规范课程安排、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成绩录入、读书报告、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高质量、严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推动研究生个性化发展。

五、树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培养研究生的观念

各研究所要重视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师要争取拥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必要的研究经费,注重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做课题中带研究生,安排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引导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学术水平。有条件的导师可以设立“研究助理”岗位,助研津贴从导师科研经费中支出。“教学助理”尽量安排本研究所的研究生担任,助教津贴由学校研究生院发放。

六、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各研究所要按照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营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环境,努力开拓渠道,与国外名校建立校际交流,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研究生互访和短期交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建立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争。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61121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