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及其纪念之所
浙江大学与洪堡大学师生联合研讨会
Chinese Places of Remembrance and of Cultural Memory A joint workshop by
Zhejiang University and Humboldt University
时间: 2011年3月25日(周五)下午1:30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五-207(跨文化研究所)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将纪念场所视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场所,构建它们的目的在于激发民族自有的历史自豪感,建立民族的历史延续意识;同时也有益于人民和政治统治权威的认同。文化记忆则表现为一些人文场所,比如博物馆、文化名人故居,或者带有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文学内涵的一些场所,比如杭州雷峰塔。于此同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留下了对过去独特的看法和纪念方式。记忆及其场所的利用是把修身和道德彰显放在“民族”身份构建之上。历史的延续性不是作为一种意识,而是作为一种文本和镜子来反观当下。由此形成丰富的历史文献,方志,家谱以及相关的庙宇,牌坊,礼仪活动等纪念形式。但这种记忆在现代历史意识冲击下已被渐渐遗忘。本次讨论会将从东西方两个视角来探讨这两个方面文化记忆和纪念载体。
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吴宗杰教授带领的文化遗产研究团队与洪堡大学Hans Kühner教授带队的亚非系文化考察团联合举办。
跨文化研究所
2011年3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