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4月15日(周五)13:00
地点:紫金港校区东五201(西)
主题一:《幕间》 孙浙微
《幕间》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绝笔之作。她于一九三八年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小说,(原定名为《波因茨宅》),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六日完成手稿。该书讲述的是1939年6月的一天发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里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画卷。作者使用复调小说的方法,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主要叙述组乡绅巴塞罗缪·奥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条叙述拉特鲁布女士指导村民演出露天历史剧的故事。这两条线索时而平行,时而变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图景。作者用这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舞台戏剧与人生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主题二:《帕迪·克拉克,哈哈哈》 彭真丹
《帕迪·克拉克,哈哈哈》(Paddy Clarke Ha Ha Ha)是爱尔兰作家罗迪·多伊尔(Roddy Doyle)继《巴里镇三部曲》(《承诺》1987、《噼啪小妹》1990和《货车》1991)之后的又一力作,并在1993年力挫群雄,摘得布克桂冠。罗迪·道伊尔是第一个荣获此奖的爱尔兰人,该书是当年最佳畅销书,创布克奖有史以来最佳销售记录,现如今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播国内外。该部小说不仅像《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样让人重回曾经的年少时光,更将家庭暴力半遮半露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10岁的爱尔兰小男孩帕迪,最开始有着温馨快乐童年,仿佛在一瞬间成为家里最顶力的MAN,因为父亲已离家而去,昔日的同伴们也嘲笑他,在他耳边吟唱“帕迪·克拉克/没有爸/哈哈哈”。在最后,我们终于明白,小说的题目其实一直是帕迪心中抹不去的悲伤。
主题三:《麦田里的守望者》 李海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 D. 塞林格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麦》在美国畅销书榜上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现代经典”。长期以来,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对《麦》的研究以主题、语言的探讨为主,认为作者对霍尔顿人物形象的刻画将美国五、六十年代青少年的离经叛道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对小说叙事技巧的研究却不多。这里将对塞林格《麦》中的叙事手法稍作梳理,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的作品。
主题四:《远航》 陈哲
《远航》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伍尔夫在1906年左右开始创作这部处女作,但直到1915年才出版,一共花了九年的时间,几次易稿。从艺术上看,《远航》通常被视为一篇传统小说,故事情节明朗,有一个传统故事的框架,以线性的时间往前发展。但是同时,作品中的情节又杂糅着各种感受和瞬间印象,感觉,气氛,情绪成为小说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因素,正是在女主人感觉的瞬间,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发现。《远航》在主题上主要讲述了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雷切尔在乘船远航的旅途中自我发现的过程。同女主人公雷切尔一样,作家伍尔夫也在进行着自我的寻求。伍尔夫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心灵的每一个秘密,他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他精神的每一个品质都广泛地被描绘在他的作品中。”雷切儿虽不能说完全是伍尔夫的自画像,但很多细节却都是她本人的情形。雷切儿在书中进行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就如同作家本人的各类思考与困惑,她的目的不是技巧翻新,而是生活本身与人生本身。大自然的周而复始,恒久绵延,而人生短暂,生死不定,这是伍尔夫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伍尔夫的《远航》和她的一生,让我们读到了文学另一种创作方式的可能,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伍尔夫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人性的关注,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模糊性的尊重,对艺术的坚持,即使历经几个时代变迁,轮回世纪,物是人非,庆幸的永恒的是我们有伍尔夫,还有她留给我们的绝美文字——《远航》。
热忱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外语学院研究生科
外语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