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首页  测试  6  7

郭建中教授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2-31

  
20141226日下午,郭建中教授为外语学院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译论,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学术讲座,讲座由翻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国良副教授主持。
郭建中老师首先回顾了他刚刚参加的全国翻译研究战略论坛,总结了论坛讨论的主要问题。郭老师认为此次论坛为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解答了当下翻译学发展的某些困惑,并为中国译论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翻译理论的积极、健康发展提出了新锐的见解。
接下来,郭老师分析了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现状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出了中国传统译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当前翻译研究现状为:现代译论的研究盛于传统译论的研究,西方译论的研究多于中国译论的研究,译学的外围相关学科研究压倒译学的本体研究。目前我们在中国传统译论研究方面已经有相当的成就,只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我们传统译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就是构建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中国传统译论体系。只有构建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中国传统译论体系,才能使人真正信服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价值和现代价值,同时为构建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郭老师随即提出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构建中国传统译论体系的设想。他认为,中国传统译论关于翻译的范畴、概念、观点、思想、理论、原则、标准、方法、技巧、策略、过程等各种成分,用系统论的方法,分层、分级,并把传统译论中的有关主体、客体的论述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学说思想等有机地糅合在这一体系中,构建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中国传统译论的体系。最后,郭老师根据自己掌握的丰富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传统译论体系框架构想,并对翻译本质、翻译标准、译者身份、翻译过程、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思想和翻译策略、中国传统译论的语言翻译方法、文化翻译方法、创造性翻译的最高境界等逐一深入分析阐释。
讲座结束后,郭老师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气氛活跃。郭老师视野宽广,旁征博引,他那独特而丰富的真知灼见令人惊叹,回味无穷。郭老师退休已有十多年,但他依然精力旺盛,关注翻译研究前沿,新成果不断,他对翻译研究的执着和热爱,激励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我们期待着郭老师中国传统译论体系的成功构建,让中国传统译论在国际译坛大放异彩!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翻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20141230
                                                     (文:卢巧丹/ 图:何文忠)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