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德语1201团支部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进行了《走出教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德语1201班的同学首先通过班会的形式学习了“四进四信”等理论知识,紧接着就一同走出了教室,同学们一边寻访名山,锻炼身体,一边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系列活动一:《我的中国梦 四进四信 学习两会》
德语1201团支部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进行了以《我的中国梦 四进四信 学习两会》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此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什么是四进四信?其次,我来教你学习两会;再次,我的中国梦;最后,后续开展。在这次活动中德语1201团支部的同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进四信”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与此同时,同学们还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并结合着自身的体验对“四进四信”的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李雨珊同学借助着PPT为我们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何为“四进四信”。“四信”即为“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四信即为“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四进四信”的提出意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赖,追求实现“我的中国梦”。“四进四信”讲话精神与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对“四进四信”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增进对党的科学理念的理解,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四进四信”的学习也引发了同学的交流与探讨。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社团文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两会的新动态都成为了同学们交流的话题。部分同学还分享了他们上团课的感受与启迪。而“我的中国梦”这一环节,更是使同学们联想起了竺可桢校长对浙大学子提出的两个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竺校长的两个问题都激发着同学们对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这次团日活动之后,同学们能继续在“中国梦”和竺校长的两个问题的指引下,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浙大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系列活动二:《览锦绣河山,练强健体魄》
正如竺可桢老校长所言,大学生作为将来之领袖,不仅要“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与此同时也应具有“健全的体格”。基于此,在院团委的指导下我班进行了以《览锦绣河山,炼强健体魄》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旨在通过寻访杭州名山——老和山、北高峰等山峰使得同学们的体质得以提高,班团凝聚力得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打下良好基础。
一大早,同学们便兴致勃勃地从玉泉校区老和山山脚出发,边赞叹着雨后初霁的山林之秀美、空气之清新,边嬉戏打闹着,似有一路高歌冲顶的豪情壮志。但没爬两百步阶梯,队伍已变得稀稀拉拉,每个人都喘着粗气,叉着腰、拖着脚一步又一步地艰难往上爬。即便如此,大家依旧不忘集体,体力好的同学主动慢下来帮助体力稍弱的同学,或搀或扶,或推或拉,互相勉励地向不见尽头的高处攀爬着。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喊累,都咬牙坚持着,决不放弃。沿路上,我们的“物资小分队”也跑前奔后,一会儿为她递递水,一会儿又给他吃吃能量棒,忙得不亦乐乎,汗水在乍暖还寒的初春中都将衣服给浸透了。

待登顶眺望,绿树葱茏,山花烂漫,一览众山小之景震撼着每位同学的心灵。登高望远——甚至有同学一下子便发现了紫金港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引来全班同学的围观和讨论——赏的是自然之雄伟,炼的是体格之健全,塑的是品质之坚毅,筑的是中华之梦想。这种感觉只有我们放下网络、走出校园才能切身体会,哪怕狼狈如双颊的“高原红”、如歪七扭八挂在腰间的外套。
显然,同学们对于只“征服”一座山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于是经过民主讨论投票,大家决定一鼓作气向其他相邻的几座山发起“冲锋”。在稍作休息之后,同学们又精神抖擞地向目标地前进。因为有了之前的登顶经验,队伍的行进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兴之所至时还会有人哼上几句,最后竟也演变成全班大合唱,为同行的游人带去些登山之乐。在跨过老和山、越过将军山、走过美人峰、登上北高峰后,此次的团日活动才算暂告一个段落。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走下网络投入自然的怀抱,走出宿舍收获强健的体魄,放下烦恼接受精神的洗礼,丢弃孤单感受集体的温暖,甩掉迷茫坚定梦想的信念,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系列活动三:《保护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团支部沿着浙大玉泉校区—老和山—将军山—灵峰山—锅子顶—北高峰—灵隐寺的路线进行了寓锻炼身体和亲近自然于一体的郊游活动。途中我们一边爬山一边欣赏沿途醉人的美景,却时有发现路途的两侧有游人随地乱扔的垃圾,使得画面里美中不足。于是,同学们便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一路游赏一路拾起随地可见的垃圾,为保护自然环境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八大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无视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为此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是我们每个大学生责无旁贷的。

弯弯腰,拾起一张废纸只需要花上一秒钟,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动作,却体现了我们大学生对于这个社会的责任感和希望我们的家园更加干净整洁的美好心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贯彻落实到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上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保护环境这个看似陈旧的话题却应该得到我们每一个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停留在书本里,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反映在行动上,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人生观与价值观。
外语学院
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