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外语学院2015年青年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外语学院的100余名青年教师与博士生们相聚一堂,针对文学、翻译、文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本次会议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旨在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此次青年学术论坛开幕式由外语学院副院长马博森教授主持,马老师首先感谢在场的所有与会者,能够来参加这次论坛,其次介绍了此次青年学术论坛的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为不同的是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做大会报告。外语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到会致辞,她希望在场的每一位能够珍惜每一次的学习交流机会,能够在学术的殿堂里寻找自己的天地,真正可以感受到论坛主题想要表达的“Reason •Romance •Resonance”。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褚超孚教授到会祝贺。


随后,许钧教授针对“科学研究与教师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认为,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老师应该教好书做好科研,其次应该养成好习惯,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然后提出教师应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拓展研究视野,最后强调了青年教师应该有创新的前瞻性。此后,青年教师创新平台主任梁君英教授主持了大会的以下四个大会报告。来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尚国文老师、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的赵佳老师、翻译学研究所的冯全功老师以及博士生马妮一一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们分别从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和文化学四个领域向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或研究心得,精彩纷呈,带给了大家不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收获。


下午,论坛进入了分会场讨论环节。青年学者们按照各自的研究方向分成了8个分会发言组,各个分会组的人数有多有少,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交流热情,无论是文学方向、文化方向、翻译方向,还是应用语言学方向和语言学方向,大家围绕这各种环境下的外语语言教学研究、多维度的语言学分析研究、跨文化与区域研究以及多模态、多视角的翻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大讨论。参会者都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了详细、精彩的发言,发言的研究视角和方式具有多元化、跨学科的特征。此外,提问交流环节气氛活跃,在场的老师同学畅所欲言,除了交流科研课题的进展之外,也提出了各自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讨论中大家互相贡献思路、提出解决方案,探讨了如何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设计研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挖掘研究的深度及提升科学性,受益匪浅。
青年教师是外语学院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外语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青年学术论坛给外语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借此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外语学院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青年学者的科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外语学院
2015年6月10日
(文:刘芳,摄影:盛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