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语学院李媛教授应邀参加了在武汉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峰论坛。这是她继2011年第二届论坛后再次受邀做大会主题报告。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国标”指导下的德语专业教学,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60余名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参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主持了大会。
李媛教授作了题为“未来扑面而来:德语专业的自我审视与重新定位”的报告。她以德国现代教育学“柏林模式”和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为理论依据,指出信息时代随着知识更新和职业变迁速度的加快,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德语届同仁应树立新型的学习观、课堂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她以浙江大学德语学科为例,提出学科改革和创新应充分考虑世界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就业市场的转向和学生个体的诉求,采用“四位一体需求分析”法,提出开展博雅通用型外语教育观点,列举了浙江大学德语学科近年来对学科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改革的举措和成效。她特别提出德语专业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力,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是新时代赋予外语专业的新的历史使命。
与会学者对李媛教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内容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浙大德语学科求是创新,与时俱进,学科建设呈现的活力给与会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国德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起,是国内德语界的高端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应邀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的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文键教授和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前中方院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许宽华教授。
外语学院
2015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