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都首先介绍了创新工程与创新团队主题的由来。他指出在中国学界对俄罗斯文学价值和地位的认可,尤其是社科院外文所重视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创新的过程中,既需要尊重传统规律,同时又需要辨证地,带着跨国界跨文化的视野去进行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该团队选取了苏俄文学史上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来探讨文化转型背景下的文学,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文学与大国兴衰的关系:18-19世纪之交;19-20世纪之交;20-21世纪之交。目前,已有显著的成果在《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重要期刊上发表。
吴晓都借用马克思了解俄罗斯社会百科的读物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例子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呈现,文学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解读继承与创新这一吴研究员所强调的关键词时,他举了大家所熟知的例子背后鲜为人知的渊源:普希金的“我为自己竖立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背后的杰尔查文以及古罗马的贺拉斯和法国的布瓦罗。斯大林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背后的雨果“作品构建读者的灵魂”等。在发言中,吴研究员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涵盖古今中外。
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侯玮红对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很早以前就有所关注,此次便对这位诺奖得主的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探讨。从其80年代的处女作《我来自农村》到13年新作《二手时代》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梳理了她探索自己创作风格的历程,最终确定以糅合作家、记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身份为一体地用语言来呈现自己眼中的时代。在具体分析这一独特创作风格中,侯玮红研究员从编年体文体,近乎零度写作的多声部呈现和自然主义倾向地书写痛苦三个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展开。侯玮红研究员同时也客观地指出这位作家的写作及其所强调的纯客观记录是值得商榷的。
侯丹博士也就诺奖得主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作品中呈现的战争中女性所面临的焦虑,她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战后的心理影响等做了独到的分析。此外,侯丹博士还对诺奖得主的记者身份及旅居生活做了介绍。
俄语所陈新宇老师在白俄访学时便关注到了这位诺奖获得者的作品,曾发表相关论文。她也就此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新宇老师从颁奖词对该作家的精准评价阐发开去,从该作品的多声音、书写苦难、作品的纪实性以及作者英勇无畏的执着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引起大家的共鸣。
俄语所所长王永教授就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赞同吴晓都研究员所说的创新,尊重文学传统文化规律,具有大国文化视野等重要性。也深有感慨地再次提到她一再主张的,掌握外语了解外国的同时应该把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学文化学习好。在研究员吴晓都的请求下,王永教授同大家分享了她从语言学方向跨界到俄罗斯艺术领域研究的经历,即从业余爱好到参加中央美院的进修班,再到为俄罗斯艺术正名(俄罗斯艺术不只有巡回画派;苏联艺术不只是社现作品)。现在她着重关注白银时期的诗人兼画家身份的创作者,试图通过他们的创作来探索文学,艺术,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王永教授现身说法,让大家看到了“兴趣爱好是研究的动力”的鲜活实例。
无论是座谈会的主题还是座谈会的内容都吸引着参与者的交流热情度。提问环节既有老师之间的交流,又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持续了2个小时之久的座谈会顺利结束。
外院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