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首页  测试  5  2

王永教授“一本书 一扇窗”读书分享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0-27

秋日漫漫,书墨满卷。10月23日下午,外语学院13、14、15级同学齐聚东五-201,聆听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王永教授的“一本书 一扇窗”读书分享会,感悟心路历程,分享读书心得。
首先,王永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80年代正是百花齐放的好时代,图书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从而获得了大量的阅读经历。从文学、语言学,到苏联史、随笔、语义学,再到俄罗斯艺术史、诗歌,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与智慧的精髓。
王永老师谈到的第一类是文学艺术类书籍。她说当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的时候,我们是在读它的深层内涵,读它的思想灵魂:合上书时,会感受到人生启迪;今后当走向社会、成家立业时,会有更多的人生感悟。而音乐、艺术,则更给予人美的熏陶:“哪怕是一片树叶,也会听到它的声音。”其次,王永老师推荐了许多哲学类书目,如《西方哲学史》、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尼采全集》等。她强调,哲学是人类最高度、最深层的思考。老师也强调了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外院学子,我们在学外语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中国经典,在中西对比的基础上更好的吸收外来文化精髓,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而随笔也会给予人们独特的心灵感悟。如“北钱南王”的王元化,在其《九十年代反思录》中就提出,五四运动的最大贡献,非“民主与科学”,而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又如舒芜、钱理群等人,也以随笔形式启迪心智。由此可见,随笔给予人们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精神。
接着,王永老师又提到了语言学的学习,她提到虽然自己一开始并不是十分热爱语言学,但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发现的乐趣。为什么人类思维相近而语言不同?寻找语言起源的奥秘,本身不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趣事么?
最后,王永老师分享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不论是如东坡先生豪放与婉约并存的中国古诗词,还是像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般抒情的外国诗歌,亦或是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的中国先锋诗,都是世界无尽的文化瑰宝。诗歌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文学的艺术。在诗歌中纵情恣意,将收获到无穷的思想启迪。
在问答环节中,王永老师勉励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在广度与深度中发展自己,提升自我;读书要静心,抵制诱惑,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读书要“走进去”,再“走出来”,抛却功利目的,提高修养与素质,增强“公民心”。
一本书,一扇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色彩缤纷的外国文学艺术之窗、古典优雅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之窗、高深陌生的哲学之窗、严谨学术的语言学之窗、遐想万千的诗歌之窗。让我们与诗共舞,与书相伴!
 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15年10月28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