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德国Michael Ostheimer教授讲学顺利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1-09

20151026日至118日,德国Michael Ostheimer教授在外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进行了以讲座和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在为期两周的讲学过程中,Ostheimer为德国学研究所的师生先后做了五场讲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教师参与了这些学术活动。讲座和研讨课现场气氛活跃,交流热烈。

Ostheimer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于对民主德国文学和两德统一后的当代德语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学术成果。他此次在德国学研究所的讲学活动,也选择以这一领域的研究为讲学重点。他的系列报告分别以德国战后文学中的哈姆雷特”、“作为历史哲人和神话诗人的海纳米勒”、“Ingo Schulze与两德统一前后的历史图景”、“民主德国文学中的岛屿母题”和“当代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小说”为主题,充分详实地介绍了德国二战以来的文学发展脉络、区域特征、文化与政治的互动关联以及当前德语文学的发展走向和态势。他的系列讲座既有多视角、多方面的全景式介绍,又有对重点作家作品的深入剖析;既有纵向的历史性梳理,又有横向的文本解读与阐释。譬如,他对“转折文学”这一概念的梳理,指出它在广义上是指从柏林墙倒塌(1989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与两德统一相关的文学创作;但在狭义上的“转折文学”仅仅指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到1990年两德统一年间的文学创作。Ostheimer在讲座中以Ingo Schulze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依托,分析了“转折文学”的主要特点,以及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等文化学理论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在上述系列讲座之外,Ostheimer教授还在同学们的积极反馈和提议下,以研讨课的方式跟德国学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一同阅读了海纳米勒的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具体的案列分析为例,说明文本分析(Textanalyse)与文本阐释(Interpretation)的区别,并探讨了具体的文化理论视角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可能以及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Ostheimer教授的系列讲座和研讨课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对德语文学研究的兴趣,大家的踊跃提问也给教授留下深刻印象。鉴于国内目前对战后民主德国文学和两德统一后的德语文学介绍和研究的都比较少,Ostheimer教授在德国学研究所的讲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育和促进这一新研究领域的科研人才。德国学研究所的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次讲学活动扩展和加深了他们对德国战后文学和当代德语文学的了解,受益匪浅。

德国学研究所

2015年11月9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