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6
首页  测试  4  6

浙江大学第二十六届国际文化节之高奋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2-18

1216日下午2点,浙江大学第二十六届国际文化节之高奋教授学术报告会在外语学院东五201(东)举行。高奋教授以“用中国诗学解读伍尔夫的《海浪》”为主题,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报告一开始,高老师指出她的研究旨在用中国传统诗学解读《海浪》。她说明中国传统诗学倡导“立意于象”手法,实现体物肖形与传神写意的融合;而西方传统文论推崇“摹仿论”,强调作品与被摹仿事物之间的一致性。伍尔夫一生致力于突破“摹仿论”的束缚,尝试以“立意于象”表现生命精神,而《海浪》可以说是现代小说中形神合一的典范。

之后,高老师阐释了三个关键词:“随物赋形”、“神制形从”、“气韵生动”,并以此为参照分析了《海浪》的表现手法。她指出,“随物赋形”指称突破形的束缚,进入传神境界;其内在含义有两点:其一,创作需突破“常规”,才能表现“常理”,即艺术之本真;其二,创作既需要合于天造,也需要合于人意。“随物赋形”启示我们,要表现生命真实,必须超越外在形式而进入生命本质的神似。“随物赋形”正是伍尔夫在《海浪》中表现生命精神的关键技法。她打破常规地塑造了六个人物,着重表现个体生命体悟与大自然运行规律之间的呼应关系,将六个人物生命经历中的九个阶段与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圆球”运行轨迹相照应。高老师全面梳理和提炼了生命精神演变九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外在自然与内在精神的关联性。

接着,她指出,实现形神合一的关键在于“神制形从”,这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生命与天地同构”,即外部世界与内在意识保持着应和关系;其二,“乐天知命”,即人与大自然达成默契,进退安命;其三,“精神变形历程”,即自我意识从“无”到“有”,又从“有”化“无”的过程,最终达到“没有自我的世界”。

最后,她认为,实现形神合一的方式是“气韵生动”。“气”介于形与神之间,是充实生命的重要媒介。在《海浪》中,“气”表现为“昼夜运行”,“海浪运动”,“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与人物意识和情感状态相呼应,推动了生命“圆球”的循环。而“海浪”作为“气韵”,不仅与人物思想情感相应和,也和人物聚散相呼应。海浪将生命的圆球打碎又整合,不断向前推进,展现了生命的永恒性。正是形、气、神的自然融合,才使《海浪》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

在讲座的第二阶段,同学们和高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高老师妙语连珠,一一解答了大家的困惑,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研究经历,大家都被高老师对学术的热忱感染,受益匪浅。最后大家拍照留念,本次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  郭晓彤、王萍

                                              外语学院研究生会

                                              20151218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