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教授领航读书会(25):关于加州州立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刘军先生学术讲座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6-12

 
讲座题目:说西道东——中西比较与解构
讲座学者:刘军教授(加州州立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讲座时间:2016年6月17日(周五)上午9:00-12:00
讲座地点:紫金港校区东五-201(东)
 
讲座内容简介:
解构应做广角观。解构之名以及理论阐述来自德里达,但解构式智慧远远早于德里达。在现代众多的解构者中,就文采和思辨境界而论,执牛耳者当属尼采。其实,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都是德里达解构的重要源头。但西方思想史上的解构潜流,待德里达之后方成如潮之势。广角论解构,迄今还有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中西比较之下的解构。这自然先要在西方语境里厘清端倪, 再思考解构和中国的关联。本讲座提出了以差异为出发点的中西比较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逻各斯”和“道”是否是一回事;中国的逻各斯中心以何种形式存在;中西两个不同的辨证法的对比,等等。提出的问题很多,尚待诸位方家深究细查,使解构融入中国语境。
 
刘军教授简介:
  刘军(笔名, 童明), 197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1975-1977年留学英国Durham University;1981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研究生毕业证书;1981-1984年任联合国纽约总部专业译员;1992年获美国麻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专业职务: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英语系终身职教授(本校杰出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美国《东西方思想》(JET)编委;中国《外国文学》编委;《中国翻译》编委。
1992年起刘军任教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英语系。教学、研究和发表的领域涉及:西方文论、美国文学、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文学、现代性研究、飞散文化和文学、古代东亚文学和现代世界、东西方研究、语言和文化翻译。发表的英语论文散见美国的现代语言协会(MLA)、耶鲁大学、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NCTE)、G. K. Hall、Greenwood,《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期刊、《东西方思想》期刊等学术机构和出版社的书籍和刊物。在国内也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和专著。专著如:《解构广角论》(中国社科出版社,即将出版);《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启示录》(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英语版专著《美国文学史》(初版南京译林出版社;增订版2008年,北京外研社)。 发表文章如:“说西-道东:中西比较和解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第一期);“解构(上、下篇)”(《外国文学》2012年第五期);“暗恐/非家幻觉”(《外国文学》2011年第四期);“尼采式的转折 (上、下篇)“ (《外国文学》2008年第一、二期); “自然机器·人性·乌托邦:再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之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2009年第五期);“启蒙” (上下篇)(《西方文论关键词》);“家园的跨民族译本:论‘后’时代的飞散视角”(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木心风格的意义。”(2006年《中国图书评论》); “飞散的文化和文学”。(2006年《外国文学》),等等。
刘军先生长期从事美学和思辨理论研究。他以文论的抽象思辨为经,以西方现代文学作品的美学思维为纬,提出文化和美学意义上的现代价值,是对体系现代性的质疑和纠正,形成抵抗异化的“对位式的现代性”,是现代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这一方面的成果,见于他的《解构广角论》(2016)、《现代性赋格:19世纪欧洲文学经典作品启示录》(2008)和其他论文里。他论述尼采的美学智慧、弗洛伊德和负面美学、解构和修辞思维的文字也已经成书(《解构广角论》,即将出版)。刘军对当代文学中的“飞散”的视角(亦即跨民族和文化翻译的视角)的思考,见于他研究文学中文化翻译现象以及美国亚裔文学的文章。刘军将diaspora 译为“飞散” (以区别于通行的“流散”),相关论文和观点在国内被广为引用。刘军的风格融哲学思辨和散文为一体,通透宇宙、生命和历史的关照。
刘军先生是我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的第一批译员(1981年-1984年),先后专职和兼职从事口译和笔译,口译涉及法律、宗教、农业、环保、工会、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多次在中国译协高级翻译训练班授课。笔译除了英译汉的成果,汉译英的作品屡受好评。汉译英的短篇作品散见美国的各种文学期刊, 如:《没有国界的文字》(Words Without Borders); 《柿子:亚洲文学、艺术和文化》(Persimmon: Asian Literature, Arts and Culture); 《北达科他季刊》( North Dakota Quarterly); 《圣彼得堡评论》( St. Petersburg Review)等。2011年5月,童明翻译的木心小说集《空房》由美国著名的文学出版社 New Directions 出版。美国《出版人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 的评论说: “这些故事有一种晶莹剔透的品质,经[童明]毫无瑕疵的译笔准确呈现”(These stories have an exquisite, crystalline quality ably captured by Liu's flawless translation. ” 《百分之三》(Three Percent) 的评论说:“童明的翻译,使得木心这个集子的散文极具文学性”(translator Toming Jun Liu has rendered Xin’s prose in this collection as extremely literary)。《亚洲书评》(The Asian Review of Books) 说:“译者[童明]显然技艺娴熟,值得我们感谢”(We have an obviously adept translator (Toming Jun Liu) to thank for)。此外,2012年童明还出版京剧《曹操与杨修》的英译本及其介绍一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
在翻译理论上,童明把语言翻译理论延伸到当下的西方文化翻译理论,并以此形成东西方研究的新方法论。他用这种方法研究西方对唐朝诗人王维的各种译本,分析西方如何对中国古代文化再想象的各种原因和路径,提出“跨文明想象”的理论(区别于“文明内的想象”),论文发表在美国《东西方思想》学术期刊 (2011年第一期);同时,“跨文明想象”的理论还运用在其他重要论文中,如 “梦蝶-应和-变形:现代异化和美学经验”(发表于《外国文学》2010年第四期);此文研究“庄周梦蝶”的喻说在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学产生种种新的联想和概念。这是一个连续的研究项目:童明还在做相关研究,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等对“长城”、《永乐大典》等喻说的再想象,从文化心理的根本上探索西方对华夏文明的复杂态度。
童明是木心(1927-2011)的挚友,从1985年起到木心2011年去世,他们相识相知有26年的友谊。童明是目前木心作品英语版的唯一译者。他两次专访木心和他对话。1993年的访谈,中文版发表在中国台湾的《中国时报》,英语版发表在North Dakota QuarterlyWords Without Borders (1997, 2004)。第二次,童明受美国Rosenkranz Foundation 的邀请访问木心,对话英文版发表在耶鲁大学出版社的专集 The Art of Mu Xin (2001年),中文版至今尚未发表。童明对木心的评论刊登在《中国图书评论》期刊和《读木心》论文集(2006,2008)。2015年,童明选编的《木心诗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们到场聆听!
外语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所
2016年6月12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