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英国卡迪夫大学Laurent Milesi教授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6-29

 
        2016年6 月24日上午9点,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的Laurent Milesi教授在紫金港外语学院东五201为浙大师生带来了题为“Breaching Ethics: Performing Deconstruction”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高奋教授主持。Milesi教授立足学术前沿,与大家分享了他对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的阐释。Milesi教授报告之后,与外国文学所的老师与同学展开精彩的学术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Milesi教授的讲座聚焦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解读了他的伦理观,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伦理非暴力(ethical nonviolence)与前伦理暴力(preethical violence)。他认为,为了区别伦理非暴力和前伦理暴力,德里达将讨论置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中,他尊重他者性,称现象学和本体论为暴力哲学,呼唤我们远离希腊的逻格斯,重归预言言说,从希腊主导的“存在”与“现象”的话语中解脱出来。另外,克里奇利(Critchley)在《解构的伦理》(The Ethics of Deconstruction)一书中提出了解构的伦理维度问题,哈格隆德(Hägglund)在《激进的无神论:德里达与生命的时间》(Radical Atheism: Derrida and the Time of Life)中反对把元暴力概念与德里达结构中的激进的他者、列维纳斯的伦理动机相混同。第二部分,Milesi教授讨论了解构之力(The Force of Deconstruction)。他指出,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的第一章即“力量与意义”,他挑战了结构主义的几个关于形式与内容的通感的假设,提出:结构是形式与内容在形式上的统一的观点。第三部分他讨论了Performing Deconstruction问题。德里达强调了“执行”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责任。政治思想必须保持开放性和革命性,其前提是要特别注意命令、承诺、肯定等言语行为中的执行力。第四部分探讨了解构型的句法中的解构连诵(deliaision)特征。以“他者均为他者(tout autreest tout autre)”为例,这个表达常见于德里达对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战栗》中描述的亚伯拉罕两难境地的分析:亚伯拉罕老年得子,对以撒甚为爱护,但是按照神的命令,亚伯拉罕要把爱子献祭。德里达分析道,“除非牺牲我对其他的某一个体(他者)或某些个体(他者)的呼应或爱,否则难以表达我对某一个体的爱”。这个圣经故事对德里达的启示是:一个人对绝对的他者的责任,甚至这个责任在这个他者与其他事物联结以先就已经产生,因此这会导致对其他他者利益的牺牲。
       Milesi教授最后做出“打破伦理”的结论:解构主义因其“爆发性”和“打断性”可以被归于一种“暴力”,它通过执行力打破了律法,还自我打断,因而符合延异的概念。德里达的打破(breaching),像弗洛伊德的打破(Bahnung)一样,要中断一条轨道,开辟一条新的路径。Milesi教授指出他的打破伦理(Breaching Ethics)也融合了两层意义:以伦理为客体和主体的“破与立”。
        Milesi教授完成其充溢浓重哲学思辨的报告后,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师生们就德里达思想的价值、其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关系、列维纳斯与德里达对“他者”观点的异同等等提出多视角的问题,Milesi教授一一作答。报告会长达两个小时,师生们获益匪浅!
 
 
 
                                                (文/伍小玲  图/唐妍)
外国文学研究所
2016年6月27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