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丛军大使分享在联合国人权机构的任职体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29

919号晚上,原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原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的夫人、陈毅元帅之女丛军大使作为浙江大学“Post G20 International Forum: Hangzhou and the World”(后G20研究生国际论坛)的嘉宾给外院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她在联合国人权机构任职的一些体会。在报告开始之前,外语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代表外语学院向丛大使颁发了国际组织精英人才项目实践导师聘书。国精班导师、学员以及来自其他学院的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郑瑞博士主持。

DSC02462.jpg

丛军大使1975年进入中国外交部,她先后在外交部当过翻译、司长,出任过驻爱沙尼亚大使。丛军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与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及其所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负责审议各国送审的关于人权的报告。

DSC02466.jpg

其次,丛军大使从自己几十年的多边外交生涯中总结出以下四点体:第一,在联合国人权机构工作其实也是学习,了解,观察其他国家文化的一个宝贵经历。第二,人权与政治密不可分。西方各国对于一些问题上存在着思维定式,对于一些国家人权问题的质疑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于其政治制度的不认可。第三,联合国人权机构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如何提高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办事效率和后续监督工作的开展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非政府组织(NGO)在世界人权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有些非政府组织对于人权问题所列举的事例单一,缺乏代表性和说服力,还需要专门的培训。

DSC02465.jpg

    最后,丛军大使也针对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要想成为一名国际组织人才需具备以下的品质。第一,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具体体现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要样样精通。第二,需要通晓国际规则,包括一些国际公约和国际法等第三,要融入联合国的文化,做一名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除此以外,丛军大使积极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同学们博闻强记,关心国内外大事,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认为外交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同学们终会成功。

49336671942448053.jpg


外语学院

2016年9月29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