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计量语言学基础:面向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原则”学术讲座在我院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0-20

1017日上午九点半,一场题为“计量语言学基础:面向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原则”(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Principles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 Applied to Linguistics)的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五201举行。本次讲座由德国特里尔大学的莱因哈德•科勒(Reinhard Köhler)教授主讲,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外语学院院长何莲珍教授主持。我校师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课题组成员60余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科勒教授解释了“为什么要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的问题。他说定性的方法看问题往往是二分的,但事实通常并非如此。定量的方法则是多维度、多方向的,比定性方法更全面、更科学。以文学研究为例,定性关注文本内容,而定量则将文本转化为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探究文本背后的规律。

接着科勒教授介绍了科学研究必需的但是极易混淆的一些术语和概念。科学问题包括事实性问题、方法论问题、概念性问题和阐释。事实性问题可以通过事物性质验证、回答,也只有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出现在研究中;方法论指研究中用到的具体方法;概念用来定义、澄清某一事物、现象等;而阐释则是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科学化的检验与解释。

随后科勒教授重点介绍了假设。“假设是科学性的猜测”,他说,“任何一项研究首先都要提出假设,然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科学验证。”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可能都会遇到研究结果与自己之前的假设不符的情况。科勒教授说这是很正常的,没必要感到沮丧。通过这些新问题,继续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假设可以从实证结果和/或理论知识中获得。如果研究中的假设毫无根据,这一假设也就没有任何研究的必要性;如果假设来源于实证结果,也就是通过语料等获得的数据,可能会推导出一些定律;如果假设来源于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推论性结果;而如果假设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则可二者兼得。

科勒教授讲座中结合实例介绍了科学研究中的第三个重要概念——定律。他说,通常定律都具有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各种语言。定律也有边界条件,只有在边界条件下应用才能得到验证。科勒教授以齐普夫定律、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和皮奥特洛夫斯基定律为例,分别介绍了计量语言学中用于描述语言结构分布、语言结构及其属性间的关系、语言演化规律的三种定律类型。他指出,定律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定律,计量语言学研究便无从谈起。“定律是科学知识的一个范例”,它意味着理论上的进步,在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虽然语言学已有很多科学的定律和假设,但目前还没有科学哲学意义上叙述完整的语言学理论。科勒教授在建立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尝试,他把目前发现的定律整合成一个相互联系且具有普适性的体系,即协同语言学。协同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每个实体都应该被看作该语言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比如词长和多义性的关系,单词越长,其意义将更为明确,该单词的多义性也将减少。“发现新问题是对科学最重要的贡献,也是研究的动力”,科勒教授说,“协同语言学模型是研究者发现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讲座结束后,科勒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科勒教授研究语言学、社会科学和斯拉夫语,在计量语言学、科学哲学及软件工程等方面成就颇丰。1994年,他创立了国际计量语言学协会,担任该协会主席,同时,他还是SSCIA&HCI收录期刊《计量语言学学报》的主编。

image001.jpg

 

 外语学院

20161020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