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简称EQ中心)第三期EQ提升培训班第二周情商基础课程在东五青荷咖啡吧顺利举行。参加本次课程的有主讲老师陈卫老师,陈素姗老师,以及来自各个校区的研究生学员们。
上午课程的主题是“压力管理”。经过简单的热身运动后,学员们精力满满地投入到今天的课程。学员们的自我压力评估后,陈卫老师指出,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压力。与其说是压力管理,倒不如是学会与压力相处。接下来,学员们将自己的压力填写进压力圈,经过了问卷填写与圈圈填表,老师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让大家放松愉悦—冥想。伴着悠扬婉转的音乐,随着老师娓娓的引导,大家慢慢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清静下来。想着天空,想着大海,想着森林。于冥想中调节心情,于放松中享受生活。
接下来,学员们通过自己的画作以及组内分享讨论解决压力的多种途径,同时,老师也向学员们介绍了A----Z减压26式,“接纳” “放慢” “清零”等,继续运用之前熟悉的方式,启发新的解决方式。最后,学员们进行了“吸管扎土豆”实验。一开始,大家都表示深深怀疑。但是,经过实践与探索,快狠准便可顺利插入。其实,认知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况并不相同。往往,人不是被现实的困难打败,而是被想象中的困难打败。
下午的课程主题是“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在陈素珊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首先进行了“报数”小游戏,并尝试了自己平时不会做的动作,调节了气氛,打开了自我。陈素珊老师指出,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寻找归属感和亲密关系,更是寻找真实的自我。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心”“脑”“言”,即留心观察、交流验证、开诚布公。
首先,学员们体验了“闭眼折纸”这一小游戏。第一次,老师让同学们闭眼折纸,不许发问。睁开眼后,发现大家的形状千奇百怪;第二次,学员们继续闭眼折纸,但是这一次可以自由发问,但是没有强制规定。大多数学员的纸张形状类似,也有小部分学员依然与众不同。学员们通过这个小游戏深切地体会到了,单向指令很容易产生误解。在沟通的过程中,询问清楚、慢点执行、即使纠正才能真正保障顺畅沟通、正确执行。
接下来,进入“你说我画”环节。两人一组,背靠背。一人通过语言向队友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经过了接近40分钟的讲解与绘画,大家的画作“千奇百怪”。有几个小组与标准画面十分接近,有一些小组相差甚远、通过交流与分享,学员们更加深切地了解了在沟通中,态度与方式都很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使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按照对方的方式沟通。如果说什么是沟通中最大的技巧,那就是真诚。
从人际破冰与团队熔炼、自我认知与自我悦纳,再到压力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由浅入深,不同纬度、不同角度,针对研究生的需求与现实,EQ培训班第三期课程到现在圆满结束了。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也许,两天的课程让学员们更好地了解了情商。但是,成为一名情商高的人,更加在于运用与实践。玫瑰余香,EQ留存。希望每一位学员都可以把内容牢记于心,将感悟实践于形,成为一名双商更高的全才人才!
文/张竞文
图/张皓文
浙江大学EQ中心
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