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首页  测试  2  5

外语学院悦空间之汤晓燕博士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4-28

4月26日晚,由浙江大学悦空间外语学院基地和公管学院基地、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革命与霓裳——法国历史上女性服饰中的政治与文化”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六-227教室举行。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浙江大学历史学系的汤晓燕博士。汤晓燕博士曾留学于法国里昂人文高等师范学校、巴黎政治学院等高校,专门研究法国女性史及18世纪法国史等。

汤晓燕博士首先讲述了《革命与霓裳》一书的创作原因与背景。经过8年的酝酿,6年的撰写与编辑,《革命与霓裳》一书于2016年问世。该书主要介绍了法国18世纪时尚文化与政治事件、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

   

微信图片_20170428093802.jpg

“服装只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吗?”汤晓燕博士以分析图片的方式生动论述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12世纪前,服饰在性别上并无明显区别,文艺复兴后服饰开始显现女性的身材特征,服饰差异开始明显。

汤晓燕博士指出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服饰是贵族权力象征。统治者利用服饰来向臣民展示自己期望的形象,服饰具有合法性与权威性,如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的母亲着深色衣服是为展现其慈详、稳重的母亲形象。

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放弃绸缎,开始着棉质服装。贵族选择红蓝白色的革命色服饰,以此来表示对革命的支持。汤晓燕博士提到“三色徽之争”表现出了当利益出现冲突时,服装是冲突的先兆。19世纪开始,女性放弃表达政治观念的装饰,转为表达温婉的女性美。

微信图片_20170428095113.jpg

汤晓燕博士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一一解答了问题。她解释到,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贵族是因为“时尚”从17世纪兴起,18世纪在贵族中发展,19世纪中叶才开始走入大众生活。服饰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语言,服饰的选择涉及多方因素,在分析时要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时间段来看问题。

活动的最后汤晓燕博士抽取了五名幸运儿,向幸运儿和提问者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书籍。本次“革命与霓裳——法国历史上女性服饰中的政治与文化”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微信图片_20170428102915.jpg

外语学院团委

2017年4月28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