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下午13:30点,外语学院党委书记褚超孚老师在蒙民伟楼225室为全院学生带来了一场以“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为题的思想政治课,本次报告也是外语学院学生党员“先锋学子”教育活动之一。报告由院党委副书记沈燎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褚超孚老师首先提出本次讲座主题的深刻内涵――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添了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展现出中国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积淀。随后,褚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史,分析近代内忧外患的形势造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引发中国人的思考:要依靠什么力量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
接着,褚老师讲解了“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他解释道:首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试验破产,“建设新社会”成为先进青年集中关注的焦点;其次,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大变动对中国造成了重大影响,社会主义的传播和成功实践为中国先进青年指出了一条新的出路;革命先驱者们在经历了新思潮的比较推敲和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接受马克思主义;此外,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带来了千百万人思想的大解放,并最终于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
褚超孚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建立,就在指导思想、群众路线和理想信念上区别于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政党。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历程可谓从雄关漫道到长风破浪: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以及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实是可以看出: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最后,在回望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史的基础上,褚老师勉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相信同学们通过此次报告,也能会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文/孟世颖 图/琚少华)
外语学院
2017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