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首页  测试  2  2

外语学院赴青川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支教顺利开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7-27

缘起青川,情牵浙里

 ——外语学院赴青川中学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支教顺利开展


2017722日下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赴青川中学支教团队经历23小时车程来到青川中学,通过与负责人刘老师的对接,了解青川中学规章制度、生活环境与学生具体情况,并在各班班主任老师带领下于当晚与同学们进行详细交流。

浙江大学支援青川教育事业由来已久。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浙江省教育厅派出由全省各个学校主动报名的83位老师组成的抗震救灾支教团,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十天就奔赴灾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抗震救灾工作。青川中学是当时其中的一个救灾点。支教团团长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和沈燎老师在内的6名老师在青川中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援助工作。自此九年来,浙大外语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团队赴青川中学支教,使浙江大学对青川的帮扶传统得以延续,进而实现传承青川教育事业希望、联络浙江与四川人民情谊的目的。

九年前的512日,川中大地山河破碎、地动山摇;那一月,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那一年,无数浙江人的心,都与四川乃至青川紧密挂牵。余震地动之风险、卫生环境之艰苦、物质资源之匮乏,都阻挡不了浙大师者和青中学子同舟共济的决心。浙江大学与青川中学自此结缘,缠起了九年的牵绊,一年年的西行之途,带来的是一层层的深情厚谊。

而九年以来,这份情谊的延续之责薪火相传。一年又一年,当年与青川中学共患难的沈燎老师带领着不同的支教团队,用14天的短暂时光来赴一场一生的约定。一行15人,有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博士的学长学姐,虽年龄不同、身份各异,但我们怀着帮助他人、播撒爱心的热情与延续情谊、心忧家国的情怀走到了同样的地方。

临行前四日的青川刚刚发生4.9级地震,但我们还是不畏惧地选择了一路向西。21日早晨,我们一行人先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动车,从杭州赶往成都,匆匆寻处住下,来不及休息太久,第二日凌晨,我们又坐上前往青川的长途客车,近六七个小时的颠簸、蚊虫叮咬和晕车呕吐,也挡不住大家积极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历经3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到达了魂牵梦绕的青川中学。一踏上青川的土地,支教团队的成员们便受到负责人刘老师的接待,在彼此交谈中了解青川中学的规章制度、生活纪律及学生学习情况。

在此之后,14名队员各被安排到高三年级的14个班级进行对接,并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教室与各班学生见面。团队成员提供的帮助不仅只是描绘理想大学的蓝图,而是阐述上大学的实质意义,促使学生们开始对人生进行具体详实的规划思考。与此同时我们在青中学子的眼中看到对未来的茫然,也看到求知的光芒,这既让人欣喜,亦让我们升起一股使命感,我们有责任告诉大山里的孩子:外面的世界更广阔,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将来学成归来以建设更美丽的青川!

缘起青川,情牵浙里。这是青川支教首日,浙大支教团队继承灾后重建援助传统,在点滴中以耐心和细心贯彻浙大求是精神。愿支教团队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在青川支教的道路上继续顺利前行。


 


外语学院

2017.07.25


李晨阳(文)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