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方法论系列讲座之丁鼐教授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9-25

     2017年9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鼐应邀来到外语学院,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语音感知的心理学研究》的学术讲座。

     丁鼐教授从语音的声学特征和涉及二语加工的心理学实验两个方面,向外语学院的师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音研究的方法。

     讲座伊始,丁教授从语音学的基础实验方法入手,介绍了语言的声学特征,指出声学节奏(acoustic rhythms)和时域信息(temporal cues)对语音感知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研究也发现各种语言的节奏性特征(acoustic rhythmic property)是非常相近的,并与人类说话时嘴部开合的间歇频率相契合。凭借相对较少的声学信息,人们就能够识别、听懂语言。 

111111111.png


     随后,丁教授介绍了用与发音者关系更紧密的语音特征研究语音感知的研究方法。其中语音的范畴性知觉(categorical perception)特征最为引人关注。与连续性知觉相比,语音知觉是具有离散特点的范畴知觉。辨认实验的结果表明人能够准确地将不同的连续语音刺激归于不同的范畴,但这也受到不同语言背景、儿童早期语言环境等影响。


222222222.png

     对语言的声学、语音特征及相关的实验设计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丁教授回顾了比较经典的二语加工的语音学实验。通过辨认试验,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双语水平等因素影响噪音环境中的语音感知能力。该区别在感知低预期信息时的表现尤其明显。音节监测任务范式(syllable-monitoring task)则发现不同语言可能具有不同的语音感知的单位。

     讲座中,在座的师生们就讲座内容进行交流与提问,丁教授一一回应。丁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大家对语音感知的兴趣,更给语言学方向的师生们带来了更多研究范式方面的启示,大家受益匪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方法论系列讲座”由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外语学院青年平台、浙江大学大数据+语言规律与认知创新平台联合推出,邀请校内外杰出的青年学者做系列方法论讲座,致力于持续提升学院青年学者与青年学生语言研究的科学化与国际化。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青年平台

浙江大学大数据+语言规律与认知创新平台

2017年9月22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