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事务,青年共话全球治理
——记第二届后G20国际论坛: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2017年11月16日至22日,来自剑桥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海内外高等学府的著名学者与来自十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齐聚浙大紫金港,共赴第二届后G20国际研究生论坛盛会。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何昌垂教授、前国际劳工组织东亚局副局长及泰国、柬埔寨和老挝国家局局长王纪元先生等资深国际组织高级官员。论坛的话题从中西文化差异与交流论及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本次论坛不仅是浙大师生与海内外学者、同龄人绝佳的沟通渠道,也是浙大学子自我提升的极佳平台。
本次国际论坛由浙大研究生院立项资助,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国际组织精英人才计划(Global Engagement Program, GEP)倾力打造。论坛中的主旨发言、主题研讨、考察参访等活动旨在培养青年学子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开拓国际视野,提升青年学子全球治理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书记褚超孚教授、副院长方凡教授、李媛教授、、国际组织精英人才计划总协调郑瑞老师、国精班核心导师Wagner教授、Pickus教授、郭国良教授、徐雪英副教授、史烨婷老师等均积极推动了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
迈向世界中心,参与全球治理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大步流星地加速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参与国际事务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全球事务的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6年,中国在杭州举办了G20峰会,并在峰会上首次向世界提出了针对当今世界金融问题的独特方案。
萧伯纳曾道:“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同学们在每天的主旨讲座中认真聆听教授们的见解,并在讲座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头脑中的思想在论坛中产生了奇妙的碰撞,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和见解。
研讨会中,同学们通过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进行展示,分享自己对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事务的看法,展示后大家便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一次次的提问与回答中,敏锐的思维得以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未来的国际社会希望因此被塑造得更好。
参访阿里集团,体悟企业文化
阿里巴巴集团等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公司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引擎动力,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双十一”天猫交易覆盖了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经济共振创造了新高度。
阿里巴巴集团西溪园区是集团总部所在地,又名“淘宝城”,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中心和小公园,在实地考察中体悟了阿里巴巴“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的企业文化,对阿里巴巴集团作出的经济贡献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邂逅最美乡村,认识真实中国
在刺猬旅行的带领下,论坛成员携手浙大中国学卓越班学生游了不一样的江南秋色,邂逅了别样的中国乡村文化。大家在莫干山绿道骑行,感受新农村建设后的诗意田园。莫干山麓的文化市集,集民国文化、近代建筑、休闲慢生活于一体,大家仿佛回顾了百年中国近代史。在“德清新田农庄”,各国嘉宾品尝了中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农庄的新鲜蔬菜水果,惊叹于中国农民的勤劳和创造性,纷纷表示要把这里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介绍到自己的国家。午后时分,大家在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领略了园区港汊交错、芦苇成片的秀美风光,了解中国对人和自然生态圈和谐相处所做的探索。
为期一周的第二届后G20国际论坛迎来了尾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本次论坛中拓展了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到了资深专家学者对于国际问题的独家见解,提升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希望大家能将所见所感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语学院
2017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