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11月,浙大俄语学科学术盛宴频频。继“新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前沿”高级研修班之后,俄语所又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学术大咖——俄罗斯科学院院士V.A.Plungian。Plungian院士既是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研究员,又是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教授。他于1982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结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9年即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2016年转为正式院士),今年,他又入选了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Plungian院士是俄罗斯国家语料库的负责人,在语言类型学、语料库语言学、语义学、诗学等领域成果卓著,此外,还多次赴俄罗斯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非洲开展语言田野调查。此次应邀来浙,从21日至30日的10天中,院士不仅为俄语所师生做了三场讲座,还做客浙大东方论坛,并与校内外语言文学研究者进行交流,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
Plungian院士为俄语所师生们献上的三场讲座均围绕语料库展开。讲座中,Plungian院士向俄语所师生介绍了俄语国家语料库的建设情况,展示了语料库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语料库语言学在语言、文学、文化等领域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语料库语言学在跨学科研究和语言学习教材编写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Plungian院士还分享了自己在进行东干语研究过程中进行的田野调查的经历,并希望通过对东干语和陕西方言的对比研究寻找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渊源。每场讲座结束后,俄语所的师生们都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Plungian院士积极交流,院士也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解答,鼓励大家在研究中积极运用语料库这一工具,并把它与语法学、语音学、语义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发现更多的科研课题,推动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
11月28日晚,Plungian院士应邀登上浙大东方论坛的讲坛,为来自不同院系的师生、科研人员和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一场以“语言类型学及世界语言图景”为主题的讲座。Plungian院士在讲座中对语言成因的诸多假设、世界语言的多样性特征、语言变化同人类社会发展及民族文化特征的关系等问题做了鞭辟入里的阐释,强调了每种语言在“世界语言图景”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回答了现场师生的问题。
Plungian院士的系列讲座为俄语所及我校的师生们展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开拓了听众的学术视野。访浙期间,他还与俄语所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外语学院刘海涛教授、人文学院李旭平博士以及温州方言专家沈克成先生深入交流,探讨了合作研究的可能性,达成了相关项目的合作意向。可以期待,Plungian院士的浙里之行将为我浙俄语学科以及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使之为浙大的“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图/文 外语学院俄语所
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