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外语学院“语言认知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东6-118室隆重举行,院长程工教授、副院长程乐教授、实验室负责人王小潞教授,以及应邀来参加外语学院2017年高层学术论坛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系应用语言学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劳伦斯张军(Lawrence Jun Zhang)教授共同为实验室揭牌。作为外语学院2017年高层学术论坛会议议程之一,与会的外语界专家及外院师生共同参与了该仪式。揭牌仪式由程工院长主持,王小潞教授对实验室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实验室备有加拿大SR-Research公司生产的Eyelink Plus 1000眼动仪,以及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生产的64导脑电记录仪各一套。实验室配备的该型号眼动仪,可以提供最高2000Hz的眼动采样率,确保了眼动数据的记录精度。除了能够操作对成年被试的阅读研究,该设备还支持遥测模式,可以在不使用下额托的情况下进行眼动轨迹的追踪,十分适合开展对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进而实现跨年龄段的语言研究。而实验室配备的脑电记录仪,则可以实时记录并分析大脑在语言加工过程中的脑电活动,其时间精度到达了毫秒级别,为探讨语言加工的脑神经机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本实验室是国家双一流经费建设的外语学院首个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实验室,它的成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21世纪是“脑科学”的时代。2013年4月由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脑计划”。而中国的“脑计划”经过三年多酝酿,已经作为重大科技项目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并预计近期正式推出。高校历来是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中坚力量,我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该计划的实施和开展是责无旁贷。外语学院作为传统的文科学院,虽不大可能去研究大脑的神经细胞、网络联接等生理机制,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可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大脑加工各种语言的在线研究,这种研究正是打开大脑思维奥秘的“金钥匙”。因此利用脑电等先进设备,将语言研究与脑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并为我国的脑计划作出贡献,是外语学院将“语言认知实验室”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的重要原因。实验室的整个建设过程都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是对学校文理多学科交叉发展战略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外语学院在推动语言研究实证化、科学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揭牌仪式之后,王小潞教授带领与会专家和师生共同参观了实验室设备以及模拟实验操作。
(文/郑伟 图/王艺臻)
外语学院
2017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