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最新通知

外语学院巴别论坛之“学贯中西”研究生学术沙龙本周主题预告(2018年1月16日)

发布者:傅利琴   发布时间:2018-01-10

时间:20181月16日晚18:30

地点:东五201(东)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竺琦玫

Abstract: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via an English-Chinese parallel corpus ECsearc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stems from Schiffrin's groundbreaking book where two major function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ideational progression and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are proposed. The findings are that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can be used to introduce a topic, show discontent, call for attention and transform mood. The Chinese versions collected from data show 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strategy adopted by many translators. The most preferred way is not to translate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owing to the fact that it does not indicate semantic units. Other translations include “现在; 如今”, “既然; 因为如今”, “我说; 听着; 你听我说”, “这下” and “那么”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that the discourse marker now has on the texts.

 

Key words: pragmatic function, discourse marker, now, ideational progression,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translation strategy

 

 

对自我的言说――毛姆《面纱》里的中国形象解读

王恒叶

摘要:毛姆的作品《面纱》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国形象。本文运用巴柔的文学形象学对书中出现的中国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作者对中国形象的表征符合巴柔所提出的三种基本态度:一、狂热,表现在对满族格格的精细刻画及其象征的神秘的东方理想和信仰的敬仰与对西方信仰的贬低上。二、憎恶,表现在对殖民地恶劣环境和丑陋人物的描写与对西方人的赞颂与美化上。三、亲善,表现在书中人物对中国道教精神的解读上。最后发现对这些中国形象的刻画实际上是在言说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本身,用神秘的东方信仰言说西方信仰危机;用恶劣的殖民地环境言说西方的优越性以及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

 

关键词:《面纱》,中国形象,言说,文学形象学

 

艾丽丝・门罗小说《爱的进程》中的创伤叙事

马晔

摘要本文以创伤叙事的视角对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爱的进程》进行了探索,发现《爱的进程》具有明显的创伤叙事特征,文中的母亲一直被创伤的幽灵所侵扰,而其对创伤事件的重构则体现了创伤事件的不可接触性。母亲在对待创伤时,采用了创伤展演的方法,最终带来了伤痛和仇恨。女儿费玛则通过爱实现了创伤安度。在《爱的进程》中,门罗试图表达这一观点――安度创伤的终点不应是仇恨,而是爱的包容和温暖。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创伤叙事,《爱的进程》

 

一寸横波千里恨――《鲁莽的注视》

引发的族裔问题与凝视机理探微

胡韵娇

摘要小说《鲁莽的注视》是美国非洲裔作家里德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他的创作扎根于社会文化语境之中,映射着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权利的复杂关系。“凝视”这一术语及其理论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颇有旨趣的关键词。凝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动作,更是权利和欲望的载体。从对萨特、拉康、福柯等人的理论溯源开始,本文基于文本细读探索了“凝视”机理在文本中的书写与呈现,从而剖析了凝视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性别意识、种族意识以及后现代多元文化特征。凝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批评范式,梳理在视觉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纷繁复杂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美学特征,采用谱系学的方法对视觉实践进行多维视野的理论梳理,并以此完整解读文本中“凝视”行为及其理论色彩。

关键词里德,《鲁莽的注视》,女权主义,族裔身份,权利话语

 

热忱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关注和参与!

 

外语学院研究生科

外语学院研究生会

20181月10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