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第一次工作会议 暨“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1-17

2018113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各大高校的数十位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莅临会议。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书记褚超孚、院长程工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教授主持。聂珍钊教授介绍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说,无论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委员,还是编辑委员会的专家,都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

 

2.png

聂珍钊教授介绍专家之后,外语学院院长程工教授致辞。程工对“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感谢任少波常务副校长出席会议,感谢浙江大学校领导对外语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强调“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浙大领导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理念的结晶,是浙大校领导人文情怀的体现。程工院长赞扬“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顺应了学术研究的趋势,呼应了学科建设的需求,势必在未来的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3.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教授随后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特别指出年鉴的编纂是一项盛世修典的伟大工程,是将被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年鉴是全面记述评价学科发展的文献大典,是学术研究价值评价的平台,聂珍钊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把评价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将全面展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而且将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发挥引领作用。

 

4.png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少波教授莅临会场并致辞。任少波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对浙江大学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祝愿《年鉴》编纂工作顺利进行,期待《年鉴》取得重要成果。他坚信《年鉴》的编撰与“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加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以及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5.png

在开幕式的最后环节,褚超孚主持了“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任少波正式向聂珍钊教授授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跨学科研究中心”匾牌,褚超孚宣布聂珍钊教授出任中心主任,吴笛教授和王永教授出任中心副主任。

 

6.png

开幕式之后,大会进入正式讨论环节。聂珍钊教授首先向大会介绍了《年鉴》的编写草案。第一,《外国文学研究年鉴》突出“研究”二字,不强调全面系统而强调学术性价值,以区别于资料汇编。第二,“年鉴”的功能是学术评价,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年度学术评价指南。这两大特点即是《年鉴》编写的基本思路。然后,聂教授介绍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的组成,《年鉴》的基本结构,《年鉴》的编写方法以及期刊论文和著作的遴选规则,并对2017年《年鉴》的编写工作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

 

7.png

聂珍钊教授介绍了《年鉴》的编写草案后,大会对《年鉴》的编写工作展开深入讨论。上午的讨论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王永教授主持,下午的讨论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主持。在上午与下午的讨论中,每位专家都对《年鉴》的编写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讨论气氛十分热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在场的所有专家一致认为,由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还没有《年鉴》,因此编写《年鉴》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年鉴》兼具史料性与评价性的双重功能,在未来势必成为外国文学学科发展的指南针与方向标。在具体的编撰方案中,专家们就内容的编排、论文和著作的遴选范围、遴选方法和遴选标准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8.png

大会闭幕式由吴笛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陈众议所长、王守仁教授和聂珍钊教授分别作了总结发言。陈众议教授特别指出《年鉴》工作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说,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如何建构我们的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非常紧迫。目前的学术评价仍然是西方话语占据主导地位,仍然是西方的标准,我国缺少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学术的发展需要我们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需要我们自己的话语权,因此《年鉴》的编撰既是一件紧迫的事,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9.png


王守仁教授鼓励大家做好这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盛世修典,这既体现了中国国力发展走向了历史上最好的阶段,也体现着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也进入了历史的盛世。编撰《年鉴》工作恰逢其时,在座诸位当以此为使命,编好《年鉴》。借助年鉴,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成果将载入史册。

 

10.png

   闭幕式最后,聂珍钊教授对会议讨论中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建议作了回应。聂教授感谢大家为编写《年鉴》贡献的智慧,感谢诸位专家对编写《年鉴》工作的支持,相信大家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编写《年鉴》这项重大工程。

 苏忱(文)/林卫健、马晓俐(摄影)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18116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