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杨武能教授与浙大师生讲述从译之路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18-11-13

值“新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高峰论坛暨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仪式”之际,德语文学界翻译大师杨武能教授受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之邀,于20181110日在东五201会议室与到场师生举行了一次亲切友好又启发良多的分享交流。此次讲座由德国学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教授主持。范捷平教授以一如既往的充满幽默感又不失深邃的思想和表达,与杨老一起,敞开心扉,与师生们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周六下午!

讲座当天,杨老早早来到会场,与来自浙大各个院系以及其他院校的师生进行了讲座开始前非常亲切的问候交流,杨老的健谈与亲和打破了讲座的严肃寂静,为接下来的讲座创造了非常开放活泼的氛围。

杨老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中,和在场师生分享了他50多年的从译之路,其中闪耀着幽默与智慧的光芒,同时展示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相片,许多在德国文学翻译甚至整个中国翻译界的大师相继登场,他们和杨老之间的故事背后渗透着历史时代的深深烙印,让人时而感叹唏嘘,时而会心一笑。除此以外杨老也介绍了自己从事的德语经典文学翻译的一些成果并展示了不同译本。

这些看似杨老个体的人生故事,却是对后辈们非常有启示和充满榜样力量的养料。从会场各位师生的反应来看,我们能感受到大家的投入与动容。也能感受大家对杨武能教授以及范捷平教授的分享的喜爱与认真吸收。

在提问环节,师生们珍惜此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踊跃发言。问题中涉及譬如针对绿原与郭沫若两位大师《浮士德》译本的对比,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重大社科基金翻译项目中出现的对于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译名的更译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学术讨论。老师们从自己研究出发,论述了翻译中“约定俗成”与翻译者的更正责任之间的制衡关系。最后杨老也针对目前国内从事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情况对青年学者以及学生们寄予了厚望,同时也希望通过德语文学的翻译能够反驳针对德语文学的“不好看”以及对此“不看好”的声音进行有力的回应。

整场讲座亲切有故事,同时又引人思考。两位老师们的精彩发言以及各位师生的精彩提问,共同促成了一个美好的学术周六下午茶!

德国学研究所

  2018年11月13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