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卫东教授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19-01-07

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学术讲座与读书会“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1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卫东教授讲座顺利举行 

 

201914日,正值杭州的严冬,东五-201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德文学交流的轨迹。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任卫东教授以“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为主题与外语学院的师生一起分享了她对中德文学互动轨迹的看法。


任卫东教授首先从历史时期出发,讲述了十三世纪之前中世纪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影子——《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与《尼伯龙人之歌》便是其中的典范。此时,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仅是历史背景中的模糊形象。紧接着,任教授讲述了13-17世纪在亚欧贸易往来逐步兴盛以及传教士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德国史书开始对中国有所记载。巴洛克时期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则更加具体、清晰:欧皮茨的长诗《歌颂上帝》与格里美豪森的《痴儿西木传》均属此列。这一时期,建立在对中国风土人情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德国对中国的印象由模糊转为具象。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德国迎来了第一次“中国热”,中国成为启蒙思想家眼中构建理想社会的样板。该时期,中国以积极、正面的理想化形象出现在德语文学中——维兰德的《金镜》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中国于德国而言是一块他山之石,借中国之石为欧洲运动开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不是现实的中国,而是对中国的想象,是自己愿望的投射。中国可以是寄托了他们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也可以是承载了他们深恶痛绝的弊端的恶托邦。在德语文学语境下,中国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能够反映德国现实的一面镜子。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跌入低谷: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形象与彼时欧洲的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欧洲思想界一律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表现出鄙夷,中国成为一个代表着各种负面意义的形象。此外,歌德、席勒、海涅等文学家也发挥了中国的多元化诗学功能,或体现当时文学家对“世界文学”的动态思考,或将中国视为异域文化的载体以满足其作品的艺术需求。

20世纪初,德语学界迎来了第二次“中国热”。在欧洲精神危机的背景下,汉学研究成为引导欧洲走出危机的一大可能性。黑塞的中国是助欧洲走出危机的全新可能,而卡夫卡的中国则是剥离了真实性的诗学符号。


最后,任卫东教授作出了深刻的总结:中国形象在德国文学中的起伏波动,本质上是德国乃至欧洲应各时期历史背景需要,对自身文化的审视与反思。任卫东教授的讲座让与会者对如何理解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印记有了深入的认识。德语所的范捷平教授、刘永强副教授、庄玮副教授,俄语所的陈新宇教授以及恰在浙大外语学院讲学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还有博士生向璐等诸多老师和同学都分别表达了各自对中德文学关系的理解,并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与主讲人和参会者展开讨论。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之后达到诸多共识。相信这样的认识会在今后逐渐内化为我们批判性看待文化交流碰撞的能力。

本次讲座和读书会活动得到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的资助,是“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的第1期活动。该系列将会继续,以后会有更多的讲座、读书会和青年沙龙等活动。




(撰稿人:许梦颖 摄影:许梦颖)


德国文化研究所

2019年1月7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