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下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于外语学院东五201召开工作会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预备会。会议由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永教授主持,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聂珍钊教授、办公室主任杨革新教授、以及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高奋教授、方凡教授、何辉斌教授与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和研究中心其他成员出席此次会议。
王永教授首先从学术活动、科研成果、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站建设、期刊建设和经费使用等六个方面向大家回溯了2018年研究中心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中心在2018年共举行了三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年鉴编撰第一次工作会议”、“第8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研讨会”。会议主题丰富,影响深远。此外,中心在2018年12月12日与外国文学所和外语学院工会共同举办了“中美诗人谈诗读诗交流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主席、耶鲁大学颁发的2019年度伯利根诗歌奖(Bollingen Prize)获得者查尔斯·伯恩斯坦出席交流会发表常说和朗诵诗歌。在各类学术活动的带动下,研究中心2018年科研成果丰硕,其中最显著的成果是王永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索引(CFLSI)的研制与运用》获批立项,以及聂珍钊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王永教授随后又简要介绍了中心2018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站建设、期刊建设和经费使用的相关事宜。
在回顾了2018年工作之后,王永教授介绍了研究中心2019年的科研工作要点。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建设以及3月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的准备工作。2.《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年鉴》的编撰与出版。《年鉴(2017)》已进入收尾阶段,不久即将付梓印刷。《年鉴(2018)》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将于2019年底完成面世。3.2019年11月与欧洲科学院合作举办第九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4.同其他国家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以课题为纽带的国际文学跨学科研究实质性合作。5.进一步推进两份期刊的建设,围绕“数字化”、“国际化”和“双一流”几个关键词,期刊建设要稳中求进,着力提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聂珍钊教授随后对研究中心2019年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规划。聂珍钊教授强调研究中心要坚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脑文本与认知科学研究”、“诗歌创作与批评研究”三大方向组建国际团队,推动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研究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四个八字方针:三点一线,分而不散(三个研究方向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连接线形成整体);精选课题,组建团队(选好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加盟组建国际团队);创新为先,高端突破(不拼数量,坚持理论创新,走高端路线);国际声誉,国际引领(扩大国际影响和声誉,强调引领国际学术话语权)。2019年中心的主要工作都将遵照这一方针开展。中心将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全体成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计划每月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促进成员科研成果的产出;举办高水平国际化的“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讲习班”等,以进一步扩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国际影响力。此外,中心的教授们将切实起到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各自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基础上,各位教授将领衔青年学者完成“文学伦理学与跨学科研究系列丛书”的工作。丛书拟于2019年出版第一批成果。最后,聂珍钊教授再次强调了中心两份高水平期刊的建设目标,并希望中心全体成员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共创一流期刊。
会议还传达了全国社科工作办对重大项目研究工作的要求。要遵循原创性或开拓性的要求,切实维护重大项目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产出学术分量厚重、代表国家水准的经典之作。在具体工作细节上,要及时报送最新、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按期提交《工作简报》。总而言之,按照国家社科工作办的要求,我们要发扬严谨求实、潜心治学、讲求诚信的优良学风,严肃认真的对待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此项重大课题。
此后,研究中心的各位专家教授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秉承扎实肯干的优良作风,既有崇高的目标,又有务实的计划,整个团队将同心同德,共同促进外语学院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
苏忱 文/杨革新 图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19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