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十六讲成功举办

发布者:祝秀香   发布时间:2019-04-01


  2019328日下午3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建军教授受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的邀请,在东五-102(青荷咖啡馆)进行了题为《关于拜占庭文学的几个问题》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教授主持,郝田虎教授、高奋教授、陈新宇教授、杭师大的徐晓东教授等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刘建军教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也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吉林省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刘教授曾出版专著与译著10部,主编国家教材等1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刘教授集中探讨了五个问题:拜占庭帝国与拜占庭文学,拜占庭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拜占庭文学主要成就,拜占庭文学的性质与特色,以及拜占庭文学的影响。首先,刘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拜占庭文学研究的现状,指出这一研究在国内常常被忽略,我们的文学史甚至并没有涉及拜占庭文学。他认为这是我们教科书的一大弊端,即错把西欧文学当成了欧洲文学、中世纪文学的全部。他强调,我们需要清楚,实际上中世纪文学包含四大文化板块,即西欧拉丁板块、东方希腊拜占庭板块、北欧板块、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的阿拉伯板块。

在从宏观角度为大家厘清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之后,刘教授在斯特雷耶对拜占庭文学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拜占庭文学具有希腊因素、罗马因素、基督教(东正教)文化因素和东地中海文化因素四者结合所形成的基本文化特质,对拜占庭文学进行了更清楚的定义。紧接着,刘教授指出欧洲文学史或外国文学史因缺少拜占庭文学而不完整,这一文学门类在欧洲中世纪乃至后来的西方文学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大大地低估了,而国内本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强调了拜占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接下来,刘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拜占庭文学发展的流程与成就,拜占庭文学大致可以分为4世纪至7世纪、7世纪至9世纪、912世纪、1315世纪四个时期。同时,他也介绍了拜占庭文学多样化的形式,既有包括颂诗、宗教赞美诗、箴言诗、史诗等在内的诗歌,也有历史著作、传记故事等散文作品。刘教授从希腊文化、罗马帝国、基督教和东正教、小亚细亚地区文化等方面阐释了拜占庭文学的性质与特色,并着重强调了希腊文化作为一种平衡性的文化对拜占庭文学发展的意义。

最后,刘教授总结了拜占庭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和影响。他指出,受拜占庭文化影响最大的民族是斯拉夫人,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甚至早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同时拜占庭文化通过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的属地对西欧发生深远影响。

刘建军教授言语诙谐、内涵深刻,带领我们走进拜占庭文学的世界。他对拜占庭文学的阐释深入浅出,使全体师生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讲座最后,刘教授以亲身经历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对师生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此次讲座在持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201941日

                          (文/林天颖  图/林天颖)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