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用语言的力量将世界文化融合——记浙江大学第十四届英语演讲竞赛决赛

发布者:黄珂   发布时间:2019-04-17

2019412日晚,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决赛于临水报告厅如期拉开帷幕。十四位选手在历经初赛、复赛、复活赛的激烈角逐后脱颖而出,为在场的嘉宾、评委老师及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语言和文化的视听盛宴。

此次参与决赛的选手分别来自:求是学院、外语学院、医学院、心理系、计算机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各个不同院系。评委嘉宾有: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沈燎老师,外语学院英文系副主任马以容老师,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方富民老师,浙江大学英语演讲指导教师朱晓宇老师、俞建青老师,外语学院杰出校友张礼友先生,以及两位学生嘉宾:外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马清铨同学、竺可桢学院2017级本科生姜怡同学。

到场评委嘉宾

比赛正式开始前,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沈燎老师预祝此次演讲比赛顺利开展,并鼓励所有参与今夜决赛的选手。

沈燎副书记致开场词

比赛终于在主持人话音落下之后拉开帷幕。此次决赛共分三轮进行,形式多样,多方面考察选手的英语演讲能力和综合素养。第一轮14位选手需要完成以“My big story in 2049”为题的三分钟个人演讲。选手们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热情洋溢地向台下的评委、观众畅想了自己在2049年的故事:有的一心献身海洋事业,守卫一抹黛蓝,保卫家国平安;有的潜心研究语言,做文化交流传播的桥梁;有的独立完成书籍创作与翻译,喜获诺贝尔文学奖。选手们独具匠心的“big story”不仅只限于个人的命运,还联系了未来世界的发展。演讲结束后选手们在限时时间内回答了评委的自由提问。

第一轮演讲精彩瞬间

第一轮竞赛结果揭晓之前,现场抽取了一位幸运观众,并询问台下观众的“big story in 2049”,一起构想未来的蓝图。

台下观众互动

得分前六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第二轮。在第二轮竞赛中,选手将现场抽取题目,在短暂的准备后,上台即兴演讲。本次题目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选手们不仅需要对传统经典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而且要与自身结合,用英语传达出经典之意。选手们并没有被题目的难度所威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演讲,并回答了现场嘉宾评委的提问。

 

第二轮演讲精彩瞬间

经过前两轮的激烈角逐,决赛进行到了最令人期待也最为紧张的第三轮:“故事串讲”环节。最终晋级这一轮的三位选手将与两位学生嘉宾合作,根据大屏幕上展示的单词,各自分别阐述一段小故事,并最终协力完成一个大故事。留给五位同学的准备时间并不充裕,而荧幕上给出的单词也毫不相关,有些甚至平日接触不到,这给了台上的选手不小的压力。不过,选手们利用自己迅捷的思维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成熟的表达能力,相互协作,最终为所有观众带来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第三轮故事串讲精彩瞬间

三轮比赛顺利完成后,评委们最终评审出了本场比赛的最终获胜者,吴博晋、王修齐同学获一等奖,严雨欣、史皓辰、翟廷玉、顾晔同学获二等奖,林嘉洋、胡宇宗、邵蕴楣、方艺潼、卢家勋、温若曦、韩承延、傅梦蝶同学获三等奖。马以容老师、方富民老师、朱晓宇老师与俞建青老师分别为以上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最后,朱晓宇老师代表评委嘉宾对此次比赛各位选手的表现做出点评,并为在场所有同学讲述了自己对演讲的理解,并希望演讲者们继续努力,以真诚打动观众,用热情感染观众。

朱晓宇老师致结束语

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共历时一个多月,吸引了来自浙大各年级、各专业的百余位学生报名参赛。每一位参赛者都在比赛过程中都展现了自己昂扬的演讲热情与高超的演讲能力。英语演讲竞赛中最重要的绝不仅仅是外语词句的精巧堆砌,而是以英语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之声音传递家国情怀的能力。比赛虽然落下帷幕,但世界发展,文化交融的步伐却从未停息。希望各位同学继续前行,永不停息,让自己声音跨越国界,震响寰宇,跨越山河湖海,也跨越过去与将来。

(图文:彭臻)

参赛选手和评委老师合影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2019417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