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译路诗雨——桂博士与您同行”翻译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19-09-19

    2019918日下午2时,桂清扬教授做题为“译路诗雨——桂博士与您同行”的翻译专题讲座。讲座由郭国良教授主持。

   桂教授是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香港国际创意学会秘书长,对翻译、学术以及诗歌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无论自己拥有的是哪一重文化身份,“与大家都是同路人”。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桂教授分享了自己特定的家族背景与职业旨趣、行走于多语言多文化之间及重译《呼啸山庄》的心路历程。

   桂教授的文学之路深受父母的影响,家族有着深厚的七月派情结,在诗歌、文学方面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关于英汉诗歌互译的难点,桂教授引入了文化范式的解释: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文明重视契约精神,强调理性,因而善于构建知识体系,词法严谨;中国文化多凭直觉,古典诗词采用多重意象构建语境,因此英诗汉译语言结构简洁化,究其原因是文化的基因不同。桂教授将文化比作“洋葱”,指出了“symbols-rituals-heroes-values”的递进理解方式,提出做翻译首先要理解,而对文本的理解要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

   关于重译《呼啸山庄》,桂教授表示,自己对于文本的选择是基于兴趣,他在英国访学时曾参观勃朗特姐妹故居,仿佛亲身经历了小说中的情境;另一方面,艾米莉·勃朗特是诗人出身,语言富有诗意,十分符合他的兴趣与能力。在繁忙的学术活动之余,桂教授坚持从事文学翻译,他认为兼顾学术和翻译的关键在于,要拥有文学的心、积极的心态与冲劲。

 桂教授对青年译者以及学生提出了宝贵建议,“一个人的成长史,应该是他的阅读史”,多读书,多读经典、与之对话,开拓自己的视野。他总结道,从事翻译,应该具有全球化思维、地方化行为,用全球化的手段达成地方化的目的。

 桂教授还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他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双语诗歌《秋歌》,回答了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关于文学翻译与创作的问题,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林蕴锐 文/高睿 校)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中华译学馆

外语学院

2019年9月19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