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浙江大学
承 办: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
协 办: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法律话语与翻译中心;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中心;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联合国丝路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日全球委员会;韩中法学会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是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有力保障。自“制度性话语权”概念提出以来,其发展和适用具有广泛性和多维度的特点,一方面已被适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网络安全规则制度性话语权和国际信息通信制度性话语权等,另一方面,其研究对象涉及国际战略、法律、规则、政策和机制等话语。话语即权力,机构或组织通过话语来构建和巩固其自身的合法性,因此从制度性话语的视角探究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和提升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次会议以“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为主题对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研讨。
时 间:2019年11月1-2日
地 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启真厅
大会发言人
Gwen Bouvier, 浙江大学百人A类学者,Social Semiotics (SSCI)副主编
崔成焕,韩中法学会会长,韩国国务顾问
崔亚东,上海法学会会长(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
程乐,浙江大学教授
黄西平,联合国国际电联《国际电信规则》专家组副主席
刘曙元,国能首席信息官
DavidMachin,浙江大学文科领军教授,SocialSemiotics (SSCI), Language and Politics (SSCI)共同主编
米红,浙江大学教授
王春晖,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
余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张明之,国防大学教授
郑志华,华东政法大学研究员
赞助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网络法律话语体系研究》、《推进“一带一路”网络空间战略合作》、《城市国际化与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大数据治理、驱动与变现研究》、《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法律翻译研究》、《杭州市建设国际组织聚集地研究》、《杭州市涉外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等。
支持期刊:Semiotica, Social Semiotics, Text & Talk, Language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联系方式:邮箱chencheng_shania@163.com 微信 13957144993
浙江大学
当代话语研究中心
201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