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20-07-17


2020715日上午9点,应浙江大学人文学部邀请,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第二十四场系列讲座如期举行。讲座以学术对话形式展开,对话题目为“弥尔顿、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对谈嘉宾为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乔治·M·博德曼讲座教授、国际著名莎学家David Kastan先生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郝田虎教授。本场讲座由特邀嘉宾、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副校长何莲珍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三百名师生及文学爱好者共聚zoom平台,聆听了这场对话。


卡斯顿教授先后执教于达特茅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开罗美国大学等校杰出访问教授,目前担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首席国际顾问。卡斯顿教授是国际著名莎学家和书籍史专家,学术造诣深厚,曾获得多项学术荣誉,其著作被翻译为中文、俄文、丹麦文、匈牙利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他担任久负盛名的Arden Shakespeare第三系列联合主编,还主编了五卷本《牛津英国文学百科全书》等。其专著包括《莎士比亚与时间的形体》、《理论之后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与书》、《莎士比亚与宗教》等。卡斯顿教授的最新著作包括《谈颜论色》(原书由耶鲁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中译本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正在撰写的关于伦勃朗的著作(将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郝田虎教授曾师从卡斯顿教授,获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度),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发表专著《<缪斯的花园>:早期现代英国札记书研究》、中英文论文多篇、译著多部。研究领域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比较文学、英文手稿研究、书籍史等。


何莲珍教授在讲座伊始向大家隆重介绍了卡斯顿教授,并对卡斯顿教授参与此次线上学术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她详细谈到了卡斯顿教授辉煌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对浙江大学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盼。卡斯顿教授与浙大渊源颇深,除了指导相关专业的学生和访问学者,还曾于2018年应浙江大学邀请首次访问中国,举行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并参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为推动浙大文科学术精神的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


随后,学术对话围绕“Is Shakespeare universal or not?”、“the concept of universality”、“the definition of world literature”、“world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What intrinsic merits in Shakespeare’s genius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phenomenon of the Bard?”、“How can we approach Shakespeare the man except in his works?”、“Is Milton universal?”、“What colors do you choose to describe Shakespeare and Milton?”等多个问题展开,卡斯顿教授和郝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讨论。除了对相关问题进行睿智而详尽的解答外,卡斯顿教授还鼓励在场听众们加入到翻译中国经典文学和文学论著的队伍中去,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学评论,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在对话后的问答环节,听众们纷纷就莎学、世界文学等相关问题踊跃提问。卡斯顿教授新作《谈颜论色》一书的中文译者、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徐嘉博士作为听众代表,负责收集听众们的问题求教于卡斯顿教授。卡斯顿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听众们多交流、多学习。郝田虎教授也加入了问答环节的讨论。


在对话的最后,卡斯顿教授对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的邀请再次表示感谢,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以后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次活动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听众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学术对话的形式生动活泼,问答环节意犹未尽,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中外学者对话活动。


/文:张炼、薛冉冉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2020715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