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第11讲圆满结束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20-10-13


20201010日晚上19点,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11场讲座如期举行。讲座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文本分析,主讲嘉宾为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本场讲座由俄语所所长王永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外高校机构的老师与研究生,将近200余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及爱好者共聚ZOOM平台聆听了这场讲座。


王永首先介绍了聂珍钊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接着强调了聂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2004创立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的极高重视度。

讲座内容依次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和历史背景、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诞生、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文学文本的范例分析四个部分展开。

在第一个部分中,聂珍钊明确地给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定义:一种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的批评方法,阐述了理论构成的三要素:观点、术语和方法论,强调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兴起于美国的伦理批评的不同之处,即后者尚未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仅仅属于一种文学批评的思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构成文学批评理论的严谨体系。第二个部分讲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诞生于中国的历史背景。首先,他系统地梳理了伦理批评最初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次,说明了美国的伦理批评所面临到的瓶颈,以及在这一背景之下,为顺应学界对于建设新的、符合新时代伦理价值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的诉求,2004年聂珍钊首次具体地阐释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和理论术语,自此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第三个部分聚焦详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和主要术语。聂珍钊强调,该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自然选择,核心理论是伦理选择;他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自然选择、伦理选择和科学选择,并指出自然选择的结束代表着人的伦理选择的开始。在最后一个部分中,聂珍钊以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为示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对该部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可以说,此次讲座更广泛地助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内学术领域,尤其在俄罗斯文学研究方面的新的探索。正如王永教授最后总结时说到,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在英语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俄罗斯文学方面的研究很少,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能够写出相关的优秀论文。

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由浙大外语学院俄语所发起并主办。该讲坛计划分为四个系列:1)当代文学系列;2)文学经典系列;3)研究方法系列;4)文学翻译及研究系列。前两个系列均已顺利举行,今天的第11续了研究方法系列。俄罗斯文学启真讲坛致力于成为可以让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共享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我们真诚期待各高校同仁与研究生及广大爱好者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图文 :沈扬

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201010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