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周三)下午,王晓元教授应邀做了题为“阅读与翻译:一个职业译者的视角”的学术讲座。王教授是香港岭南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也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郭国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王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翻译经历,由浅入深地说明了阅读与翻译的紧密关系。王教授表示,当今时代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也变得碎片化。但对译者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翻译水平。如果译者的翻译能力仅停留在初级或者中级水平,则不足以成为一名职业译者并以此为生。因此,翻译专业学生平时要多阅读英文原版书籍,要主动吃苦,并习以为常,要有坚定的信念来支持长时间的阅读积累。
王教授认为,译者的职业素养由语言、专业、技术、职业操守以及社交五部分组成;语言要过关,专业要扎实,领域要广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术,严格遵守职业操守,主动积累客户资源。他阐释了何为翻译,何为阅读,何为语境,强调语境在翻译和阅读中的重要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语境就不能确定翻译;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通过掌握小语境充分理解文章。王教授提出,可以多阅读英语书籍,通过理解上下文语境的方式记忆单词,完成语言积累,无需死记硬背。王教授分享了一次翻译旅游文本的经历,通过分析中英文旅游文本差异,更直观地指出情境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在整场讲座中,王教授透彻地阐述了阅读与翻译的关系,提出翻译建立在阅读之上,阅读是成为一名优秀译者的前提。因此,同学们平时要坚持广泛的、深度的、专业的阅读,以提升翻译自信,提高翻译能力。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文 凯芙塞/图 卢巧丹/校 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