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贾涵斐副教授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杨丹旎   发布时间:2021-04-26


四月的杭州正是春和景明的时节,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师生也423日下午迎来了“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7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贾涵斐副教授以“诗与物——中德咏物诗与物的构想”为主题,与外语学院的师生分享了她对中德咏物诗的看法。

讲座在刘永强副教授真诚且不失启迪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贾涵斐副教授首先描述了中德咏物诗概貌:她从中国历史出发,系统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咏物诗集,尤其是康熙年间编撰的《佩文斋咏物诗选》。她指出,在中国,咏物诗很早便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它发源于最早的民间诗歌,在六朝正式成形,成为独立的门类,并在唐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而对咏物诗进行分类、整理的尝试最晚始于元代,到了明清则进一步发展完善。相较而言,德语咏物诗的历史较短,它是德语现代诗歌发展到19世纪的产物,并在20世纪初得到了完善,其对应的德语概念“Dinggedicht是由文学研究者库尔特·奥珀特(Kurt Oppert)于1926年正式提出的。


接下来,贾涵斐老师分析了对咏物诗的界定及对“物”的理解。中国古人并不注重文学概念的辨析,而是偏重于文学的社会应用,因而,咏物诗及“物”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晰,且“咏人”也常被纳入“咏物”的范畴。简言之,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物并非单纯的物质或对象,而是一个广阔而宏大的命名,无法用西方的逻辑定义体系来理解和切割。古人更多是在天地人的视域中,以人的感知为出发点来体认物、言说物。咏物诗的概念也很宽泛,例如,我国最大的咏物诗总集《佩文斋咏物诗选》有四百八十六卷,选诗一万四千多首,可以说囊括了万事万物,洋洋大观。贾涵斐老师展示了《佩文斋咏物诗选》扫描本的部分内容,这一“包罗众品、荟蕞群材”的诗选激发了听众们的思考与讨论。通过了解编选标准并浏览目录,在场的听众深刻感受到,这部选集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人、物基于特定标准的排序,物的秩序非常分明。自然始终是最高标准,而与人紧密相关的日用器物亦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和权力色彩。

在承接中国咏物诗特点的基础上,贾涵斐老师将视线投向了德语咏物诗。提出咏物诗概念的奥珀特认为,德国作家默里克(Eduard Mörike)、瑞士作家迈耶(Conrad Ferdinand Meyer)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是最重要的三位代表。奥珀特所理解的咏物诗与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咏物实则体现了变化的、造物的过程,诗人试图将永恒、稳固的东西从复杂多变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使物言说自身。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在1819世纪与物相关的德语诗歌中,人与物的关系是比较主次分明的,物往往作为陪衬或背景,服务于人的情感、思考和理念;而行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人的主体性陷入了重重危机,咏物诗也呈现出“去人化”的特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隐退,让位于艺术之物(Kunstding),物即是意,它拒绝被任何预设的情感或理念所支配。

就咏物诗的功能而言,贾涵斐老师从康熙对咏物诗的论断出发,点明了中国咏物诗“以虫鱼草木之微,发挥天地万物之理”的功用,咏物诗与儒家的人伦纲常有紧密联系,具有强烈的教化作用。而德语咏物诗在1900年前后人的同一性衰微的时代,试图重构人的内在与外在秩序,并试图在物隐没之前拯救它们。

之后,贾涵斐老师以两组诗歌(李商隐的《灯》与默里克的《灯咏》,袁枚的《水珠帘》、迈耶的《罗马喷泉》与里尔克的《罗马喷泉》)为例,具体展现了中德咏物诗的差异。在第一组诗歌中,李商隐以灯自喻,表达了浮沉起落的变迁感怀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默里克的《灯咏》则借歌颂被人遗忘的美丽灯盏来赞美真正的艺术品。前者是将灯视为日用器物,延伸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以灯自比;后者则将灯呈现为纯粹的艺术品,赋予其以深刻的象征意蕴。两诗创作时代相差千年,不过,其中蕴含的伤时感怀、后来者情结与时间意识却是共通的。在第二组诗歌中,喷泉是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物,同样,水瀑在山间、岩石间飘落,形成帘幕,亦是自然景观成为了供人观赏之物。袁枚在《水珠帘》中以水性喻指人性,议论与描写交融,以水的轻盈、洒脱、纷乱、多变之姿寄托了诗人的情怀,也点出了自然与人世共有的规律。迈耶的《罗马喷泉》强调了泉水流动与静止交替的节奏和三层圆盘之间互给互取的关系,这里的喷泉成为一种象征,可将其视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取与予之间的循环往复。里尔克的《罗马喷泉》则将描摹对象限定为博格塞公园中的一处喷泉,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第一分词,强调所咏之物的主动情态以及流动的现时性;喷泉反复的起落并没有任何渴望抵达的目标,而是如游戏一样毫无目的,象征着存在的某种规律。三者都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某种规律,但德语的两首诗重在营造物,并让物言说自身,而袁枚的诗则直接点明了人与物的关联。

最后,贾涵斐老师总结道,我国咏物诗继承了“诗言志”的重要传统,深植于诗歌与文化传统之中,其中的物亦难以脱离传统的意义符号体系,承载着重重情感和志趣。而具有“物性”的德语咏物诗正是要将物从各种传统意义、喻指和功能中净化出来,使物脱离原有的意义之链,在变动和生成中凝固为特殊的存在。


贾涵斐老师从咏物诗的结集、概念、特点与功能等方面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德咏物诗的异同。在场听众也在会后就中国咏物诗中的价值排序、王维咏物诗中的“无我”特征、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中德咏物诗的差异原因等问题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注:本活动受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资助。



/图:许梦颖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德国文化研究所、德国学研究所

2021年4月26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