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姜林静副教授“飞絮游丝间的爱与哀:德语诗歌中的头发意象”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1-06-17

2021年6月16日上午,复旦大学德文系姜林静副教授受邀在外语学院东6-204作了题为“飞絮游丝间的爱与哀:德语诗歌中的头发意象”的讲座。此次讲座系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8期,同时也是清源学社青年学者沙龙活动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由德国学研究所刘永强副教授主持,吸引了包括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多所机构的教师和我校德语专业的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伊始,姜林静老师以莴苣姑娘的童话故事引出主题。讲座的主体部分则围绕歌德《浮士德》结尾处关于“永恒女性”的诗行、海涅的《洛累莱》和策兰的《死亡赋格》展开。这三部作品跨越了古典、浪漫与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同时又彼此之间相互勾连,内蕴着“头发”意象中超越审美的意义。

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记忆,海涅的《洛累莱》在接受过程中逐渐蒙上媚俗的色彩。而由于谱曲和翻译的原因,这首诗在中国读者中也引发了一些误解。姜林静老师通过分析指出,洛累莱沿袭了西方传统中长发“致命女郎”(Femme Fatale)的文学形象,诗行背后实则隐匿着双重的“恶意”:诗人一方面对自己无疾而终的爱情进行自嘲,另一方面也对自己德意志与犹太人这双重身份间的抵牾进行了自嘲。在保罗·策兰的名诗《死亡赋格》中,“黄金般的秀发”与“灰烬般的发丝”相互缠绕,形成了最终的对题。姜林静老师认为,这代表了德意志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无法割断的联系与彼此撕裂的伤痛,也是对人类命运根本性的追忆、纪念与叩问。而在歌德《浮士德》结尾处的“永恒女性”诗节中,女性形象如发丝般柔软脆弱、易于堕落,却也更具韧性、易于转回。正是在这种性别想象之中,女性虽然被视为柔软脆弱的中介,却能最终引领占据主导权威的男性进入永恒。


姜林静副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对绘画与音乐作品信手拈来,为在场师生带来了思想的启迪。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到场的几位老师针对《浮士德》的阐释传统、策兰的头发意象等问题也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注:本活动受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资助


吴宏宇

图:倪灏、王伊萌

外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