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日本文学系列讲座”第五讲通过腾讯线上会议的方式顺利举行。日本关西大学文学研究科大岛薰教授以“《平家物语》开篇段落的再审视”为题为大家讲述了《平家物语》一书的叙事角度及接受方式。讲座开始时日语所学科负责人阿莉塔老师做了致辞,对大岛薰教授以及与会的各位老师及学生表示了感谢。讲座由日语所胡文海老师主持。来自全国高校师生21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大岛教授通过琵琶法师的演唱视频为我们介绍了《平家物语》的最初的传播方式。大岛教授指出,关于《平家物语》的文本研究虽然已经由来已久,但随着近年来学科交叉和版本学研究的兴盛,其开篇段落的含义值得进一步审视与探讨。首先,大岛老师介绍了《平家物语》的相关版本,并以室町时代的“延庆本”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延庆本”与其他版本的差异以及“延庆本”的书志特征,例如角仓素庵所写的题笺等。其次,大岛教授着以“诸行无常,是生灭己,生灭灭己,寂灭为乐”这一《往生要集》中的十六字佛偈、以及《玉虫厨子》、东福寺所藏《大涅磐图》等为依据,详尽地讲述了“祗园精舍”和“花之色”等内容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对相关佛经、绘画的讲解,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世日本人的佛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最后,大岛教授还通过对平清盛生平的探讨,揭示了《平家物语》叙事者的叙事视角。并通过历史史实剖析了《平家物语》的传播形式以及其教化意义。
大岛老师指出《平家物语》的传抄与传播与佛教倡导世人、警醒世人的目的息息相关。其用词之华美、配合节拍进行传唱,无不是以传播佛祖教诲为初衷的。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阅读古典文学需要注重其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的意义。同时,大岛老师又向我们阐述了《平家物语》中“骄者难久,恰如春宵一梦”的具体含义,增添了讲座的教育性与启发性。
在提问环节,大岛教授与各位与会师生就《平家物语》开头段落中出现的赵高、王莽、周异、安禄山这四位中国人物的评价进行了探讨、并围绕日本的大乘佛教思想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岛教授对对老师和学生的提问一一做出了详尽解答,并表示与参会师生的交流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
大岛教授对《平家物语》开篇段落的独特见解与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令参会师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也激发了大家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讲座在诚挚的致谢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