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十三期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2-09-19

2022年9月13日晚,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十三期在外语学院东6-102如期开展,讲座主题为“谈谈解释学先见中的经验与学养”,主讲嘉宾是来自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李旭,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的刘永强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我校德语专业的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李旭老师首先介绍了“解释学”的重要性,“解释学”能够在陌生与熟悉之间搭建桥梁,帮助人们抵达时间的远方和空间的远方。理解与解释不仅是文本解读的方法,也是人存在的基本维度,正如尼采在《不合时宜的沉思》之二“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中所说,拥有生命的远方是人的灵魂区别于动植物生命的本质。

  从古今解释学的继承与发展来看,“解释学”一词的希腊文词根赫尔墨斯(Herme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信使的名字,其职务是通过解释将诸神旨意传达至人间。解读荷马史诗和解释圣经是古代重要的解释活动,往往带有宗教和神话的色彩,古代解释学主要是在神人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随着启蒙理性对神话的祛魅,现代解释学的焦点转向古今之间,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古今之争与古今之变。

古今之争是发生在17世界末、18世纪初法国文学界关于崇古与崇今的一场争论,古今之争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现代派取得了这场争论的最终胜利。在现代解释学中,历史意识和古典意识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古今之变则是现代解释学中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政治社会革命等使得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此引发了关于学习古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从必要性来看,现代人继承了古人的精神遗产,负有保存和发扬精神遗产的义务,历经岁月淘汰洗练的古典可以作为现代世界批判性的参照系。此外,学习古人能够拓宽现代人的历史视域,正如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出的观点,理解的过程是解释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具有视域的人可以更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事物。从可能性来看,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填满,古今之间不存在那么大的鸿沟。李旭老师指出,伽达默尔的观点较为乐观,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多看到古今之间的连续性,忽略了古今之间的裂变。

现代人在传统中存在,这是现代人理解古人的解释学处境,李旭老师由此进一步引出了“解释学处境”与“先见”的概念。“解释学处境”的概念最早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任何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先入之见,这种先入之见就是解释学的处境。先见不一定是阻碍理解的消极因素,而可以是有助于理解事物的积极因素。因此,传统作为先见,是现代人理解古代人的出发点,解释学处境对解释学中的时间距离问题给出了积极的回答。先见与成见是两个需要区分的概念,先见指向事情本身,具有假设性和开放性,而成见是无根据的主观意见,具有固执性,会对解释活动造成障碍。

针对如何解决古今之间的断裂问题,李旭老师分享了自己理解唐诗宋词的经历,他在实践中切身体会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情境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因此,在理解古人的作品时,要悬置现代人的成见,重获古人文本中的经验。最后,李旭老师谈到了跨文化交流与翻译中的解释问题,本土文化的学养对于跨文化交流与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对陌生性保持开放的态度。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在互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提出了一些疑问,李旭老师也耐心地进行了回答。最后,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和青芝书会主办,由浙大德国文化研究所和德国学研究所承办,系青芝书会系列活动之一。


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青芝书会

图:蒋书琦

文:黄家瑜、张璇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