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之家

党员之家

寻根中华文明,探访良渚遗址|外院本一、研二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者:林鹏   发布时间:2022-11-04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在五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文明。

1029日,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举办寻根中华文明,探访良渚遗址党日活动,集体前往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以实际行动体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实践基础。

1029日上午,党支部成员首先来到良渚博物院,对良渚文化进行初步了解。博物院整体坐落于湖上,大家由桥步入,于自然风景中感受建筑不同距离带来的如雕塑般的体量感。

良渚博物院内有三个展厅,分别介绍了良渚文明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特点。

迄今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种植水稻、养殖栽培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体系化此外,良渚还出现了一套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

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并与玉琮、玉钺、玉璧为代表的神权、军权、王权形成良渚社会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良渚玉琮传播四方,延绵至今,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03年的良渚,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遗址区分布着30余家石矿,噪音大、粉尘浓。当地群众戏称家中桌椅半天不擦即可写字作画,考古学家痛心疾首地批评这一地区炮声隆隆如战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良渚调研时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和确认之后,经过七八年不间断的考古发掘、调查和勘探,至2015年下半年,考古学家已对良渚古城的结构布局和格局演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2016年,四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从此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


1029日下午,支部成员前往良渚古城遗址参观,实地考察这一五千年文化圣地。

良渚古城营建于沼泽湿地之上,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似一座水城。而这里的陆城门,也是城址区目前发现的8座水城门、1座陆城门中的唯一一处陆路交通通道。

水城门分布于城墙四面,每面城墙各有两座,城内、外河道经水门相接,构成了内外水网与水路交通体系。水城门一般宽30-60米,水城门两侧,矗立的仿木柱子,就是公园对水城门位置和宽度的展示。

良渚古城城墙发现于2007年。墙体上有土色明显的分垄现象,说明城墙堆土来自不同的地方。这种用石块铺垫,用黄色黏土堆筑城墙的方法,目前在世界同时代遗址中属首见。

考古发掘研究证明,良渚古城内,20处人工堆筑的台地,是手工业作坊区,表明这里曾经居住着从事手工业的生产工匠。此外,古城内还曾发现过大量动植物遗存,考古研究显示,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们的饮食方式,与现今江南水乡的习惯非常接近。

最后,穿过雉山观景台,在东城墙与北城墙之间溜一圈,到便到了角山台地。五千年前,宫殿区就在此。莫角山位于古城中心,在高台顶上还有三个土堆,分别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三个土台中间,是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站在莫角山台地上,环顾四周一览无遗,让人直生一览众山小之感。



本次党建活动采用实地考察和精神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出发之前,党支部全体成员在东5-201进行了政治学习。支部书记林鹏和宣传委员赵静为党员们带来了良渚文化精神汇报。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证实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对中华文明演进的环境背景、兴衰原因、内在机制等取得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这不仅为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

作为外院的党员,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文明,更要利用自身学科优势,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推介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研究作出中国贡献。


(文案|赵静)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