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对外译制与传播”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朱美洁   发布时间:2023-01-02

1228日,北京真之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电影制片人、国外影片译审、译制监制何钦应邀为浙江大学翻译专业师生带来题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对外译制与传播”的专题讲座。何老师具有丰富的电影译制经验,在讲座中,他结合大量案例,全面介绍了当下中国电影对外译制的特点、流程、规范,并指出存在的部分问题,启发同学们对中国电影的对外译介进行深入思考。

何钦老师简要介绍了加入WTO之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的长足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财富积累,得益于中国的举国体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强中国电影的对外译介,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尤为重要。他认为,电影不但是最为快捷的中国文化传播形式,也是促进国外观众了解真实中国的有效途径。电影外译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话语权至关重要。然而,相较于蓬勃发展的电影产业和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中国电影的对外译介工作尚相对落后,而且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当前中国电影对外译制没有国家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管;众多制片公司不重视译介;大多数译员不懂电影,而很多后期制作人员不懂外语,导致两者缺乏有效沟通;整个译制环节缺少既懂电影、又懂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译制监制;翻译需求不统一,翻译处理环节繁杂。



为此,何老师提出了电影“全流程译制”的概念,认为译者应当参与电影工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前期开发与创作、制作、宣传、发行等)。何老师以自己的制片作品《屋顶足球》为例,介绍了该部电影在融资、剧本创作、拍摄等环节中需要翻译的内容,包括一句话概要(logline)、故事梗概(synopsis)、分场大纲(treatment)、剧本(script)、分镜头(storyboard)、预算(production budget)、通告单(call sheet),以及拍摄现场的口译等。 

随后,何钦老师聚焦于电影成片的译制,分别从片名译制、片头字幕译制、对白字幕翻译及字幕条制作、片尾字幕译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板块讲解。总体而言,电影翻译既要遵循“信、达、雅”的一般翻译原则,又具有特殊的自身规律,需要符合电影艺术的特点和电影行业的规范。就片名翻译而言,翻译不能仅仅关注字面意思,而应该在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影片主题及故事确定片名译法。对于文化内涵深厚、外国观众可能存在理解障碍的片名,可以依据剧情采取意译,例如将《金陵十三钗》译为“The Flowers of War,将《一点就到家》译为“Coffee or Tea”,将《我不是药神》译为“Dying to Survive。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字的方法明确剧情,例如将《长津湖》译为“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将印度影片“Gattu”译为《卡图的风筝》,将“Hacksaw Ridge”译为《血战钢锯岭》。何老师从大陆、香港、台湾对同一国外影片片名往往采取不同译法的现象中获得启示,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外译过程中,也须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做出区别化处理。此外,外文片名的制作需要选择符合影片气质的外文字体,并注意中外文的排序和大小比例。


对于对白字幕译制,何老师指出:一、用词要符合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尊重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二、字幕条字数不能过多(胶片时代规定不超过32个字符);三、中文字幕不能有标点符号,而英文则必须要有完整的标点符号,且断行、断句须处理得当;四、选用简洁明快、易于辨识的外文字体,且中英文字号比例要适中。此外,他认为在翻译对白字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观看原片。只有看完影片,才能为模棱两可、可能引起歧义的表述找到明确的指向。除此之外,注解性字幕、歌词的位置、大小也有讲究,不可喧宾夺主、干扰观看。

除了以上板块,何老师还简要介绍了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情况。他认为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参加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需要准备符合电影节和电影市场的物料,充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规律,做全球规划,多点布局。而这些物料的准备需要专业的译制,规划和申报电影节和电影市场,离不开专业的翻译。



最后,何钦老师梳理了译者、主创和后期人员之间的分工和相互关系,提出“电影文化主权”的概念,并提议设置“电影译制监制”这一职务的必要性,以此为国家“电影对外译制规范”建言献策,为高校影视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电影译制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的中文、外语基础,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了解电影行业的专业表达和规范。产学研相结合是电影行业译者培训的可行之路。

讲座结束后,何钦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人工智能在影视译制中的应用、电影译制流程,中国影片外译素材的搜集,以及译制版权保护等问题逐一回复。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详实,视角独特,颇具新意。讲座至此圆满成功。

 



文字:蔡正伍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翻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