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2023文学伦理学批评”大学生国际领航论坛分论坛报道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05-30

2023528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联合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韩国建国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越南顺化师范大学、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文学伦理学批评大学生国际领航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


来自浙江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檀国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越南顺化师范大学、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近110所高校的大学生及特邀嘉宾参与论坛。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中英两种语言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环节共设置34个小组,参会代表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与文本分析、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探讨、科学选择与科幻文学、伦理教诲与儿童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美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日韩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菲律宾的文学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马来西亚的文学研究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翻译伦理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跨学科与跨媒介研究等14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第1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廖磊、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刘勇君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兮颖评议。本组对伦理选择、身份困境、符号消费、伦理秩序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盖文静聚焦《红字》中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论证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伦理意义。金晏如分析了《会饮篇》中苏格拉底的伦理选择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冲突,试图找出他人生悲剧的成因。李婉婷探讨了《琐事》中的失衡伦理秩序,提倡用文学教诲引导人们理性追求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廖磊分析了《觉醒》中的伦理选择,指出埃德娜的伦理智慧使她囿于伦理身份困境,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刘佳关注马克·吐温不同作品的中国人叙事,梳理他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刘艺分析《红与黑》中于连伦理身份的矛盾性,揭示了平民在复辟时期的生存困境与挣扎。马晶晶研究斯普林格拉《同意》中的不伦之恋,发现了对伦理道德的重视随时代变化逐渐高于艺术自由。吴慧卿分析拉克洛《危险关系》中的伦理选择,揭示不顾伦理环境的伦理选择可能会让人自食恶果。羊叶解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查理的伦理困境,强调人性情感对智慧与教育的调和作用。阳欢研究《另一个女人》中的伦理选择,探讨伦理关系的异化。姚彬彬探究《包法利夫人》中的伦理身份与符号消费,试图找出艾玛灭亡的伦理原因。

第2组由四川大学硕士生杜光慧、东北大学硕士生李希梦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卢燕飞老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和文本分析,对文学中的伦理选择、伦理悲剧、伦理身份做了集中探讨。李希梦以美国作家内拉•拉森的小说《越界》为例,探究了种族隔离盛行时期非裔美国人无法逃避的身份困境和伦理选择问题。刘丹分析了《奇境》中杰西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孙里一剖析了剧作《安娜在热带》中的伦理冲突和处于文化夹缝中的移民的伦理身份困惑。孙楠解读了《艾娃·拉文德奇异而美丽的忧伤》中的魔幻叙述与现实伦理之间的连结,挖掘作品中伦理思考的表达向度和精神内涵。谭瑶剖析了《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马耶拉·尤厄尔的伦理悲剧。田纪茹分析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在“父权制的女儿”与“没落南方的精神支柱”这两种伦理身份下的伦理选择。王德德指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伦理选择为当时同样处于伦理困境中的青少年提供了一条争相效仿的反抗之路。吴丹妮关注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认为作者质疑了现代医学所的客观属性,揭示了科学的本质仍是人的选择。袁怡宁认为《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爱密利亚的伦理选择与伦理环境的冲突导致了其遭遇背叛的孤独结局。郑童颜重点分析了《吃碗茶》中的女性角色在社会与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下选择背叛婚姻的社会伦理因素。


第3组由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谭悦、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高舒羽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娟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与文本分析,对家庭伦理、伦理冲突、伦理选择和伦理秩序做了集中探讨。曹军探究了《莫失莫忘》中凯西和《克拉拉与太阳》中克拉拉所面临的伦理冲突,揭示了非人类群体的他者地位。丁垲分析了《史记·游侠列传》中以郭解为代表的游侠面对伦理困境时做出的伦理选择以及最后惨遭灭族的伦理悲剧。高舒羽和李怡葭则聚焦于中外文本对比分析,前者以《半生缘》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位典型女性的矛盾意识,后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切瑟尔海滩上》与《第二炉香》中的家庭伦理与代际伦理书写。梁晓轩从暗恐式叙事的角度探究了《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消极情绪。邵晓柯认为《82年生的金智英》中不仅女主人公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同时男性角色也承受着其伦理身份带来的精神枷锁。谭悦探究了《洪疫之年》中的生态灾难书写及伦理关系。郑紫曦则研究了《王子的又一个假期》中母亲悲剧的成因。荣一民剖析了《美狄亚》中伦理秩序的崩坏。姚昕颐认为从克吕泰涅斯特拉到美狄亚的复仇,是文学形象对其所处的伦理圈的认知和试探并最终实现伦理选择突围的过程。张晓然基于《美狄亚》和普鲁丝妮与菲勒美拉的故事,分析了报复配偶而杀人的过程、逻辑和象征意义。


第4组由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潮莉、湖南师范大学刘帅共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后亮评议。本组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展开探讨。潮莉对斯芬克斯因子系列术语进行了哲学溯源与阐释。陈文涵对照分析了美狄亚和霍小玉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的异同,以期为中西方弃妇复仇母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单非凡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道德形而上学》中的伦理思想出发,认为敬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敬重的对象是经由教育而后天习得的社会规范。刘棋文关注伊格尔顿《陌生人的麻烦》中的伦理思想,认为伊格尔顿的伦理批评强化了对资本主义政治的伦理批判,开辟出一条新的伦理学批评路径。刘帅认为强调差异性的非人类力量对文学本体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邢瑞桐研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理性”,揭示了理性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张捷铭从词源学的角度入手考证“文学伦理学批评”。张鹏飞对比考察了中西双重视野下的家哲学,认为中国哲学以亲人伦为终极意义源头,对当今文学批评、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张致遥分析乔伊斯在《母亲》中揭露爱尔兰民族主义者作出的荒诞伦理选择。周凡丁从伦理选择的视角切入,对《论语》和《对话录》进行平行研究,拓展了文学国别研究的理论阈值,探索了世界文学的总体规律及民族差异。


第5组由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王昕彤、宁波大学本科生王亿萌共同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郭雯评议。本组对伦理选择、后人类身份认同、科技伦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辛晓晨从鲍曼后现代性思想的三个维度解构了《克拉拉与太阳》的后现代科技伦理观。刘馥蓉针对《三体》中的悲观情绪从中西方历史和文化差异等角度加以伦理解读。吕鑫通过《狩猎愉快》揭示了伦理人接受科学选择的历史可能性与科学重建生命伦理的实现路径。汤舒雯以《我这样的机器》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后伦理时代的家庭伦理与人机关系。万盛佳探析了《别让我走》中克隆人的伦理选择与自我伦理身份定位之间的关联。王昕彤通过王晋康小说对后人类身体、记忆、情感的思考,指出了后人类获得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实现路径。王亿萌解读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视域下清末民初科学小说国族寓言的焦虑与困境。徐韶雪聚焦《我这样的机器》分析了科学选择阶段的人机伦理关系。闫静探析了《别让我走》中克隆人的伦理身份,伦理冲突与伦理选择。余文菁就《天使时代》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科技伦理”、“生存伦理”以及宗教与政治伦理问题。陈思颖以《莫失莫忘》、《克拉拉与太阳》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前沿科技对人类主体性的僭越。


第6组由南京师范大学大学博士生马菁茹、海南大学硕士生张靖宜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郑杰评议。本组主要关注科技时代下人的生存境况、后人类的伦理困境和中西科幻中的伦理选择等问题。摆璐璐分析了民国科幻中的“恶托邦”现象和“反英雄”形象的塑造。李杰透过《克拉拉与太阳》分析科学选择统摄下石黑一雄的人文主义观照。高玮明分析了《星空王座》的多元文化想象及其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思考。李佳聚焦后人类认知自身伦理身份、解决伦理意识危机等问题。李宁分析了《隐形共生》中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向“辩证主奴关系”的新型转向。李盛馨勾连勒古恩笔下的“海恩人”形象与康德道德律三尺度之间的关系。李云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一问题切入对中西科幻的伦理态度做比较研究。夏怡比较研究了硬科幻和软科幻在伦理选择范围上的变化和侧重。张靖宜从王晋康的“新人类”系列出发看中国哲学中的伦理选择与现代科技时代的接轨与融合。


第7组由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孙天娇主持、苏州大学硕士生黄秀云共同主持,江南大学吕洪波老师评议。本组对儿童文学中的伦理观变迁、伦理身份与空间伦理的建构、伦理价值与伦理教诲实现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巴玉倩梳理了“五四”至新时期儿童伦理观变迁,探究其背后伦理意蕴的生成。曾创从内容、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绘本如何传达生态伦理意识。卿翼帆从“生命张力”“生命诗学”“生态生命”三方面出发,探寻儿童文学中老年形象的多样生命诗学内涵。任思璇解读了黑塞艺术童话,力图探究其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自觉。吴铃通过对冰心30年代儿童小说的伦理观察,发现其所塑造的突破代际、超越阶级的儿童形象。韩芸泽探究了新美南吉“狐狸变形童话”中的伦理价值。黄秀云以文学绘图为视域,探究了《混沌漫步》三部曲中空间表征与人物成长困境之间的联系。林颖以《木偶奇遇记》为例,探讨了伦理预设与伦理接受。刘庆来研究了内斯比特《铁路边的孩子们》中的空间伦理。马昊煜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对《小花旦》进行解读。马萍讨论了《非法智慧》中的科技伦理与人性成长。张煦探讨了《淘气包埃米尔》中的伦理叙事与共同体想象。


第8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徐佳慧、浙江大学本科生金悠美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树福评议。本组聚焦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文本分析及解读。陈舒遥分析郑文光科幻文学作品中关于建设火星事业的人类未来想象。邓铭观照《三体》系列小说所建构的后人类宇宙伦理观。金悠美从《近思录》的生存伦理观、责任伦理观出发分析儒家先贤的伦理选择。李珍珍以叶广苓儿童小说为例解读作家伦理选择与书写意图的关系。梅雨荷提出陈子昂《感遇》中的生态美主要体现在原始生态系统的自然美与中和协调的和谐美两个层面。冉晓欣探讨陈忠实《白鹿原》包含的伦理因素及宗法制压迫下人物的命运史。商梦圆从空间建构、对照关系、空间叙事等层面分析中国民间家庭故事中的伦理表达。熊永祯分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对话模式及由此表现的伦理价值取向。徐佳慧探究李梦阳传书写者的叙事意图、叙事伦理与时代伦理道德观的关系。钟昱彬认为汉代郊庙歌辞继承了诗乐舞结合的演绎传统,承担了禳灾表达的功能。


第9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黄梦琴、浙江大学硕士生卢冰共同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敏锐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了现当代英国作家作品中的伦理问题。黄梦琴以卡特的《马戏团之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飞翔”女性与身体伦理。李雅鑫解读麦克尤恩《甜牙》中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探索作家的伦理观。刘诗豫探析《遇见你之前》中疾病叙事下生命伦理与法律体系的兼容性。卢冰阐述《野草在歌唱》中伦理身份对个人发展的指引作用。任婕解读《蝇王》中的听觉符号的生态伦理,揭示西方现代性下生态与政治、生态与科技双重不可调和性。佘然然阐释《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展示空间叙事视域下自然与两性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吴俣聚焦《终结的感觉》中的身份失焦,研究主体与责任之间的涣散问题。许拓颖探析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人性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作家的伦理诉求。赵洪素主要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个方面入手,挖掘《达洛卫夫人》中的伦理思想。赵诗佳着眼于《远大前程》中人物的身体清洁与道德的关系,从具身道德的视角解读作者的道德观。


第10组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景孟丹、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朱慧敏共同主持,湖南大学教授陈晞评议。本组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探讨了英国诗歌叙事、经典女性叙事、当代英国小说以及侦探小说等话题。韩慧聚焦《摇摆时光》中的移民身份问题,阐明了黑人女性如何摆脱伦理困境、实现自我价值。惠赛伊德分析了《伦敦场地》中的身体书写与复杂的后现代伦理关系,揭示了作者的后现代伦理审美观。景孟丹着眼于扎迪·史密斯的《白牙》,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叙述艺术来表现当代英国移民所面临的伦理危机。李逸晨结合工具理性理论审视《美丽新世界》中机械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剖析了人类所遭逢的家庭缺失及道德泯灭。罗皓琪分析了《慢人》中男主人公的移民身份、伦理选择及重建自我的过程。吕宇澄以切斯特顿与克拉考尔对侦探小说的相关评论为基础,指出了两者对侦探小说与现代性之间关系的认知差异。孙婧以《呼啸山庄》的两次电影改编为契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探究了电影与小说叙事之间的互文性。王秀茹剖析了《简·爱》中的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和伦理主题。徐诗曼、黄钰雯和曾馨仪对经典女性小说《劝导》中的婚恋伦理困境与选择进行了探究。张馨月研究了《云图》中的非人类叙事、生态叙事、人类主体性以及共同体建构。朱慧敏论述了罗伯特·彭斯爱情诗歌中的伦理身份及伦理观。


第11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刘扬、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刘涛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苏忱评议。本组对亲缘代际关系、道德共同体、底层叙事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张莹雪探讨了《好人难寻》与《善良的乡下人》中的母亲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傅娆以道德共同体视阈分析了《上层林冠》中个人与整体的联结。姜海天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了 “关上最后一扇门”中主人公的精神崩溃。刘玉洋探索了《黄色墙纸》中的女性在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刘扬探讨了《宣叙》中的底层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揭露了莫里森对底层追求主体性的呼吁与思考。罗东方探讨了《钢穴》中人机命运共同体下的伦理反思与伦理构建。杨沐阳分析了《美国牧歌》中的身份秩序与道德禁忌。叶庭旭分析了《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伦理身份追寻与“双重主体”反抗。余祖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了《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形象。袁欣坪分析了《洛丽塔》中的悲剧。张艾为分析了《伊甸之东》中的家庭伦理。


第12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谭梦娇、青岛大学硕士生刘剑宇共同主持,江南大学教授袁雪生评议。本组对生态伦理、族裔伦理和女性主义伦理等进行了讨论。成奉仪分析了《她的国》中乌托邦构想下对女性地位的伦理诉求。何红梅探讨了《乳房》中凯普什变异的伦理因素,探索现代社会人们在物欲生活中寻觅真实自我的过程。康惠婷关注了《卖弄风情的女人》中人物在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困境。黄剑从女性主义思潮视角解读了《觉醒》中两种类型的女性及女性的新出路。赖倩怡从社会伦理环境、人与他人的伦理维度和人与自我的伦理维度分析了《瑰宝》。李静、贾思仪分析了《莫格街凶杀案》中的伦理意识书写,从而探求了其文学思想的社会价值与伦理意义。李盛冉结合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探析了《一桶白葡萄酒》中爱伦·坡传达的道德教诲。廖峰对《宠儿》中的后现代伦理共同体建构进行探究。刘康轩聚焦《失落的诸乐园》中的伦理环境与伦理选择,揭示了作者对人类命运、使命感及责任感的思考。宋书铭探讨了《鬼妈妈》中传达的对真实世界不完美性的包容、对爱与勇气的赞美等主题在文本中的呈现方式。孙琼借《小妇人》探讨了作者传达的道德教诲以及伦理教育观。

第13组由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生陈丁飔飏、浙江大学本科生孙启恒共同主持,湖南科技学院教授张能泉评议。常玲子分析了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中的伦理选择与理性反思。陈丁飔飏联系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探讨了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伦理观。崔丽红审视了角田光代的《空中庭园》中的空间叙事与家庭伦理。董润高远讨论了《竹取物语》的伦理教诲功能。焦雨菲研究了安部公房《箱男》中的伦理混乱。留晓佳探究了远藤周作《沉默》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孙冠群分析了《三代》叙事空间的伦理内核。孙启恒讨论了小林泰三的《醉步男》中科学选择下的伦理悲剧。胥杨研究了田山花袋的私小说《棉被》的伦理教诲价值。许诺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探讨谷崎润一郎与《春琴抄》的关系。张思睿审视了《雪国》中的凝视现象。张玉凤考察了电影《薄荷糖》中主人公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第14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曾玉玲、浙江大学硕士生韩承延共同主持,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教授玛丽亚·路易莎·托雷斯·雷耶斯(Maria Luisa Torres Reyes)评议。本组聚焦菲律宾文学研究,就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和伦理危机等话题展开了讨论。Honeylet L. Alerta以Chuckberry PascualBayan ng mga Bangkay为研究对象,聚焦菲律宾民俗和社交媒体,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变了菲律宾人的当代民间文学,揭示了大流行病掩盖下的菲律宾社会真相。Vae Ann C. Dadia探讨了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进击的巨人》中的身份危机和伦理困境,发掘了国家和个人冲突导致的道德危机。Ma. Eloisa D. Sevilla-PerezGun-Dealers’ Daughter、Beauty is a Wound、Green is the Color、A Candle or the Sun四部小说为载体,探讨了东南亚地区经历的殖民群体创伤经历,从而框定了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特性。曾玉玲剖析了《低地》中的家庭危机、伦理困境及伦理选择,并进一步挖掘了家庭责任和个人幸福的伦理冲突,从而指出作品传递出的“平衡”智慧。韩承延解读了《羚羊和秧鸡》中的伦理身份和伦理困境,分析了人性中的自然与非自然的界限,试图重新定义道德与不道德的认知。

第15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楼昱主持,马来亚大学教授潘碧华和暨南大学教授肖淳端评议。本组聚焦马来西亚的文学研究,就诗歌、小说、散文等题材展开探讨。胡宁通过使用Python中文文本处理工具jieba,对马华五字辈诗人叶明的诗歌进行文本处理,分析其诗歌中的意象与主题。黄玉琴分析禤素莱的三部散文集《吉山河水去无声》《随军翻译》《战地情书》呈现的游历轨迹,探究作者生命中经历的伦理选择。林嘉燕解读宋子衡小说死亡书写的独特性,及其背后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和参悟,指出尊严至上是宋子衡对死亡的终极思考。王臻聚焦欧大旭《和谐丝庄》中的生态问题和生态意识,探讨作家对自然生态的关怀、社会生态的反思以及精神生态的探索,构建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许美薇剖析作为女性、作家和画家的朵拉对世界的观察何以化为其创作底蕴,进而影响其散文创作的美学观念和情感表述。曾宁韵分析李永平《雨雪霏霏》中的水元素,解读作者以水为象征追寻原乡的历程。楼昱以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的1901年为历史背景,解读毛姆小说《英雄》中的小镇青年在世纪之交所经历的身份危机、婚姻危机和帝国危机。

第16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何淑敏、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邱泽静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隋红升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涉猎英美亚裔、非裔、犹太裔、海外华人文学的小说和戏剧研究。包焌洁从虹影、亦舒、林奕含等女作家的创作中探讨海外华人女作家的恋父情结书写,以及虐恋情绪的产生和父权的形成。董雅洁从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及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严歌苓的《白蛇》中女性主义叙事的不彻底性。何邓清仪分析扎迪·史密斯的小说《论美》,指出作者在对女性挣扎与反叛的描写中思考男性凝视的规训作用。何淑敏聚焦黄哲伦《捆绑》中的虐恋游戏与元戏剧手法,探讨作家对20世纪90年代亚裔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反思。侯贝妮关注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中的难民书写,探究美国越南难民的生存困境、内部联结和冲突以及文化霸权主义等问题。孟令琪分析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进而指出小说所反映的伦理思想观念和时代风向。邱泽静解读了《紫木槿》中西方文化对非洲文化造成的侵蚀与残害,探索后殖民时代非洲本土文化的重构之路。王旭分析路易斯·欧文斯《狼之颂歌》中汤姆的族裔伦理困境,藉以揭示应消弭二元对立、在交融中寻求平衡的伦理思考。王雨洁剖析伍绮诗《无声告白》中不合理的家庭与社会伦理秩序如何阻碍个体伦理身份的建构。夏艺瑄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菲利普·罗斯的小说《愤怒》中的文化共同体进行了解读。

第17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钰冰、南开大学硕士生李沁怡共同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柏灵评议。本组从跨学科与跨媒介视角,拓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应用空间。陈传超聚焦凯瑟琳《花园》的戏剧伦理场景,通过揭示其戏剧性与表演性,解释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主动性。方楚怡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井》中的气候干旱与女性困境。付昕语分析简·奥斯汀小说与其改编电影中的互文性。芶佳探究现代化法治背景下伦理在司法中的论辩轨迹。郭澳格探究赵序茅的生态叙事和生态伦理。金子涵研究《姊妹们》的疾病话语,揭示爱尔兰的宗教政治病因。李沁怡从后结构精神分析下的责任探究出发,分析《儿童游戏》中的仇恨犯罪伦理。孙辛怡关注《血色寒冬》中的颜色隐喻。徐佳华借助拉康主体理论,探讨《无人居住的天堂》中的儿童自我建构。宣奔昂研究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进化伦理与音乐悖论。张锦鹏关注音乐剧《猫》对艾略特诗集的跨媒介改编,探究其伦理意蕴。张琪悦关注经典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饮食,探究其在推动故事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关键作用。

第18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廖磊、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刘勇君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马晓俐评议。本组对生态伦理、伦理悲剧、伦理困境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白尚敏研究《警察局生涯》的阈限性,探讨小说的伦理关怀与教诲作用。段懿桐分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伦理选择,解读小说中的新型伦理关系。韩羽从悲剧与困境角度分析《推销员之死》,讨论威利的自杀原因。侯玉婷关注《虚拟偶像爱朵露》中的伦理选择,发掘科技与人和谐发展的伦理价值。林啸从《亚瑟王之死》探索中世纪爱情观中的道德困境,启迪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刘勇君解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糜骨之壤》中的生态伦理,探寻其中的诗性智慧。史伟丽剖析《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悲剧命运,认为她的死是对上流社会的反抗,展现崇高品德。张锦分析《木马赢家》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困境,引发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考。张君仪探索《荒凉的西部》对《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的互文与超越,挖掘爱尔兰人民被边缘化的民族身份和生存困境。章桂芳探析《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伦理选择及悲剧成因,揭示个体在失常的伦理环境中的伦理选择错乱与伦理悲剧。朱慧琳研究《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的伦理环境与伦理选择,揭露爱德华时期英国人精神世界的贫瘠和感情的淡漠。

第19组由四川大学硕士生杜光慧、东北大学硕士生李希梦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袁淼叙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基础理论和文本分析,对文学中体现的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伦理环境等做了集中探讨。步静怡探讨了《波斯女人》中“我”和波斯女人的沉默。岑晓丝重点分析了《沙人》中两类机械人的身份。洪嘉怡解读了《悲惨世界》冉阿让的伦理选择。李知怡剖析了《背叛》中Me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认为小说表达了作者对后种族时代面纱下种族歧视的讽刺以及力图为黑人群体寻求脱离伦理困境途径的努力。刘水青云探究了《特罗勒斯与克莱西德》中斯芬克斯因子的失衡。刘颂扬指出《二手时间》的历史表征以隐晦的诗学形式传递出写作者的伦理诉求。宋嘉睿分析《黑暗茫茫》中詹姆斯所处的伦理环境和身份困境,阐述了詹姆斯伦理意识的觉醒及其做出“逃离”决定的伦理选择必然性。王乃彬以《亲和力》为分析文本,揭示出了歌德在“感性”与“理性”思维交融下的伦理叙事困境及其赋予当下的现代性启示。王雅帆探讨了《回乡》中的伦理选择。徐嘉铭以《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例,探讨了性与爱在瘟疫社会中的存在价值。章芷悦剖析了《失乐园》中夏娃的身份转换与伦理选择。

第20组由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谭悦、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高舒羽共同主持,江南大学教授袁雪生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和文本分析,对文学中的伦理空间、伦理困境、伦理选择做了集中探讨。陈辰分析了《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伦理空间和伦理选择,解读了空间中呈现的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董文静剖析了《一粒麦种》中莫果在黑人与白人冲突背景下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黄舒婷通过《罗马热病》,探究了20世纪早期女性的生存环境和伦理选择。蒋书琦分析了《爱米莉亚·迦洛蒂》中爱米莉亚父亲的伦理观与爱米莉亚的伦理选择间的内在冲突,揭示了“同情”对伦理选择至关重要。林一圣对比了福柯的伦理自治观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禁忌说”,探索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视角。卢沭璆考察了《父亲的法则》中黑人警长鲁迪•特勒如何在脑文本的指导下做出伦理选择,揭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非裔家庭的伦理危机。王怀瑾以《奥兰多》和《繁华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部作品中人物伦理困境的原因。张涛探究了《黄河大合唱》中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及战争伦理等不同话语之间的冲突及调和策略。张闻翔分析了《野性的呼唤》中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在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自然意志中的表现。祝月灵研究了《会饮篇》中阿伽松的态度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第21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贾登娉、山东大学硕士生祝宇燕共同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李纲评议。本组聚焦中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了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与伦理价值等问题。陈雨辰以《河岸》为对象,分析库文轩、库东亮父子的伦理身份及其伦理选择。郭静宜解析《红瓦黑瓦》的语言和情节,探究其伦理价值。海丽探究了《红楼梦》中造成秦可卿与尤氏姐妹悲剧命运的伦理根源。贾登娉探讨了《情爱画廊》中的伦理环境和伦理选择,并借此评析张抗抗的女性理想。李玥涵通过《孢子》中对于历史的断裂与人之连续的书写揭示其伦理价值。武佳杰探究《我是真的热爱你》中冷红、冷紫和张朝辉的伦理选择及伦理困境。张萌对鲁迅的死亡伦理观与余华《第七天》进行了比较研读。张谦益对《神仙传》中的“考验故事”进行了伦理学新释。赵炜婷解读《韦护》,探讨了革命主体的伦理生成。祝宇燕以《双面猎犬》和《混血豺王》为例,探究了沈石溪动物叙事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困境。

第22组由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王昕彤、宁波大学本科生王亿萌共同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郭雯评议。本组对生命伦理、伦理主体、科技伦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周颖分析了《赡养人类》中基因编辑技术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生命伦理问题。陈典反思了《智能侵略》中机器人的多重伦理选择与人机关系。陈万洲借由电影《机械姬》探讨了后人文主义的语境下人如何进行伦理选择的问题。仇琳然从三重基本向度出发,分析了《发条女孩》中异化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伦理主体的挑战。崔梦涵阐述了小说《地铁》对洞穴寓言的承继与创新。郭芷彤展示了《瞬息全宇宙》里多元宇宙中的伦理实践图景,总结了文化症候并推断出科学选择时代后的伦理新形态。宿馨月着眼于《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探讨三对人与非人物种之间的关系。吴琼运用扬·阿尔伯的非自然叙事理论,分别从非自然的机器身体和时间来探讨《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伦理困境。夏子健从创作、接受与批评的三重维度审视晚清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伦理转向。谢雪茹探讨了《叫我乔》里残障群体在社会中的伦理困境,以及后残障群体的身份确认问题。郑萍分析了中国当代新科幻小说中伦理叙事的“后人类”转向与道德主体的合法性问题。

第23组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马菁茹、海南大学硕士生张靖宜共同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郑杰评议。本组以作品研究为主,对不同文本中的伦理立场、人机关系和生存空间等问题展开讨论。范黛佳选取《雪崩》中被解构的赛博格和丧失主体性的人类分析生命伦理的建构问题。桂凌阐释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身体、身份和情感的中断和错位,认为其反映出人机界限模糊造成的失衡问题。袁驰也以《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为例探究仿生人的多重伦理身份和伦理困境。李嘉欣透过作为科学家和“造物者”的弗兰肯斯坦一窥科学家的伦理责任。李锐从达马西奥三类情感理论出发解读《克拉拉与太阳》。罗梦嘉围绕《神经漫游者》中的“思想盒”分析数字生命的伦理问题。邱琳则从技术对后人类身体的赋能和压迫出发剖析《神经漫游者》对不同角色身体的双重书写。马菁茹透过《莱博维茨的赞歌》中的历史循环观阐发其蕴含的科技伦理立场。杨晓莎聚焦于《2001:太空漫游》中鲍曼应对人工智能叛变和穿越星门的伦理选择及其背后的原因。赵雪以《星星是冰冷的玩具》为对象研究苏俄科幻的“根基主义”和俄罗斯现实关怀。郑诗悦围绕《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中的智障者境况分析了理性和知性之外道德建构的必要性。

第24组由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孙天娇、苏州大学硕士生黄秀云主持,江南大学吕洪波老师评议。本组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读,厘清了儿童文学中的伦理身份建构、伦理选择机制及伦理教诲路径等重要问题。陈萌分析了儿童幻想小说《玛蒂尔达》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崔骆灏探究了《记忆传授人》中记忆生成和回忆的机制,审视了集体记忆的呈现和恢复共享记忆的道德要求。戴梦静研究了安徒生童话中的身体伦理和惩罚策略。李凯悦以《走出森林的小红帽》为例,探究了经典童话改编绘本中的残障书写与伦理转变。李欣怡通过对《大林和小林》的解读来探索儿童文学中的伦理教诲。孙天娇以“格林童话”和“林兰童话”为例,分析了民间童话中的恐怖叙事与伦理困境。葸明远讨论了《酷蚁安特儿历险记》的伦理教诲书写。严思恬探究了《空想家》中的伦理教育。衣桐瑶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青少年成长的伦理困境及其教诲价值。张径舟联系伦理观念探析了郑渊洁童话作品中的死亡书写。周莹瑶从视听双重感官体验讨论了柯岩幼儿文学的教育性。竺乐文研究了《小红帽》中的身体叙事。

第25组由兰州大学博士生徐佳慧、浙江大学本科生金悠美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树福评议。本组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伦理价值、伦理身份等问题展开探讨。孙丁凡以《东藏记》为例考察人物的伦理选择、当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风格及其理论意义。汤天怡认为沈石溪的“动物叙事”是从共情联想、镜像呈现、人兽互动三个维度进行伦理建构。陀雅雯挖掘毕飞宇《彩虹》中传统家庭道德伦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变及其蕴含的伦理教诲价值。王秋实提出乡土文学具备询唤现代的伦理面向且影响着后世乡土书写的伦理重构。王贤君分析王韬《扶桑游记》中日本形象的成因以及他者镜像的自我分析。王馨对《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个人伦理、族群伦理、生态伦理进行意义解析和互文建构。王焱探究《北鸢》中的人类伦理道德情感及对社会产生的教诲功能。魏可航分析《海滨故人》对新女性伦理身份建构过程的艰难。吴月认为小说《红豆》展现出了伦理身份冲突、理性意志与自然意志矛盾造成的伦理困境。杨辰从《秦岭记》城乡空间入手思考个体如何在后现代的流动性空间中捍卫自身的主体理论。

第26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黄梦琴、浙江大学硕士生卢冰共同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海明评议。本组聚焦英国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英国作家作品展开了伦理问题的探讨。曹彧韬认为《荒凉山庄》对社会机器及众多男性角色的贬讽蕴含着狄更斯对中产阶级青春教育及未来社会的伦理关注。陈静探讨了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中的审美体验与伦理教诲。陈心愿通过分析笛福《瘟疫年纪事》中各社会群体的伦理选择,解读作家对国民形象的建构。戴紫薇聚焦伯尼《塞西莉亚》中女性的伦理困境,分析小说中蕴含的情感主义局限。黄盈盈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宿命主题与伦理选择。康佳妮以莱辛《祖母》中两代人的三次伦理选择为脉络,研究其伦理困境的演变。李文文分析《达洛维夫人》中空间叙事与人物塑造的融合,揭示出作品对女性和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用。孟阳结合双性同体思想对《水泥花园》中朱莉的双重性情特征予以透视,指出麦克尤恩试图建立和谐理想的双性人格的探索。孙翊、陈美瑄分析米切尔在《绿野黑天鹅》中对福克兰群岛战争的书写、理解、认知和评价。杨玉立探讨萧伯纳戏剧《日内瓦》对现代主义道德的反思与超越。周城伊探究了曼特尔《每天都是母亲节》中的暴力家庭伦理。

第27组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景孟丹、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朱慧敏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蒋文颖老师评议。本组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英国小说中的性别叙事、技术伦理和启蒙主义哲学等进行了讨论。黄雨骞分析了《论美》中角色们的觉醒过程,阐明了同情式想象与伦理选择之间的互动反馈关系。李槿盛(Lee Geun-Sung)聚焦《鲁宾逊漂流记》中启蒙主义形而上哲学的主旨与人类理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思考了人类理性对非人类世界和非欧洲世界造成的影响。李博林解读了《逃离》中的“朱丽叶三部曲”,关注女性角色的伦理身份选择及两性伦理困境。刘天行从《鲁滨逊漂流记续记》中的地理书写、殖民书写以及伦理关系出发,探讨小说中的中国想象与空间伦理。汤越剖析了《弗兰吻斯坦——一则爱的故事》中“跨性别者”如何借助技术改造身体、完成身份伪装,审视了小说中的人机伦理关系。唐思雨通过论述《到灯塔去》中的隐喻书写、空虚主题以及肉身的死亡等,展示了小说中隐含的佛学思想。王丽阐明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传统伦理观念与以科技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界伦理观之间的冲突,探讨了技术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郑瑞娜立足《荒凉山庄》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衡平法制度,揭示了狄更斯笔下英国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周博佳探讨《瘟疫年纪事》中的社会伦理失序与伦理重构、以及作者对善与责任的推崇。周涵希分析了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父子关系与父女关系,揭示了父权话语下的亲子伦理关系与性别政治。

第28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刘扬、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刘涛共同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曾巍评议。本组对游戏伦理、记忆伦理、教育异化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熊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警示世人在面对伦理选择时一定要以理性克制欲望。张思捷分析了《闪灵》中的伦理悲剧根源。赵欢分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儿童游戏与游戏伦理。吴松分析了《海德格医生的实验》中道德训诫的生成。林达分析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伦理选择昭示的女性路径。郭丹阳分析了《贝拉罗莎暗道》中的叙述可靠性与记忆伦理。李真对《红字》中的齐灵沃斯进行伦理解读。刘双怡分析了《秀拉》中“疯女人”秀拉的真实形象。刘涛分析了《白噪音》中的教育异化与自我回归。陈贝分析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的伦理悲剧,认为和平友爱的世界环境中人才能更好地定位自我身份。

第29组由浙江大学硕士生谭梦娇、青岛大学硕士生刘剑宇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姜磊评议。本组对生态伦理、族裔伦理、女性主义伦理等进行了讨论。谭梦娇分析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生态伦理环境与主人公的伦理选择。王喆指出索尔·贝娄中前期小说讴歌的是犹太伦理创造的真善美,推崇的是原始生命带来的价值观。杜婷婷从多重角度探究《上层林冠》所蕴含的前瞻性生态伦理意识及伦理启示。潘志明从原型批评视域下解读《汉尼拔崛起》中汉尼拔的身份嬗变。胡昕烨从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意识四个方面解读福克纳《烧马棚》中萨蒂的成长过程。练冰分析了《灿烂千阳》中的“布卡”与“男性伦理”的关系。刘剑宇指出小说《反美阴谋》通过展示美国犹太社区被反犹主义所摧毁,可以进一步理解罗斯在美国生活中的“反美”倾向。邱梦霏分析了《飞越疯人院》中的托儿所伦理和疾病叙事。曾慎泽分析了爱伦·坡《黑猫》和《丽姬娅》中的道德叙述。陈丰筱探讨了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模糊进程与伦理悖论。

第30组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生王友梅、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生王维箐共同主持,广州大学教授张连桥评议。本组聚焦中外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探讨了伦理困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等问题。成凯探讨了《奥德赛》和《俄狄浦斯王》中有关神圣秩序与人类意志之间平衡与失衡的思考。宫艺轩探讨了《卖花女》中伊莉莎改变自我的动机及伦理身份困惑,揭示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宫振宁着重分析《亨利四世》主人公亨利四世的伦理选择,阐明引导剧情发展的伦理线与伦理结。胡嘉卿分析了《哈姆雷特》与《雷雨》中主人公所处的艰难生存背景及人物悲剧。胡星怡探讨了《地狱之神》中的暴力书写,体现出谢泼德对抵御暴力循环的伦理反思。姜弘扬探究了《玩偶之家》中娜拉的伦理身份。李禹桥探究了《俄狄浦斯王》悲剧的多重成因。王维箐探讨了《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王友梅探讨了《出狱》中女性的伦理困境。应真伊探讨了《天边外》中伦理困境的空间表征。张喜洋探讨了《四川好人》中沈黛黛的双重伦理身份及其所处的复杂伦理环境,揭示了伦理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31组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吴红萱、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蔡清怡共同主持,浙江大学教授周露评议。本组对民间童话、儿童文学、民间故事、典籍翻译、科幻文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蔡清怡分析了严歌苓小说《扶桑》英译本中的改写与伦理选择及英语读者的伦理期待。方欣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探讨了民间童话的教诲功能。冯叶从绘本创作与读者接受两方面考察了蒙古地区民间故事《苏和的白马》在日本的译传。李昊邦则从翻译伦理视阈探究李继宏《小王子》中译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李欣燕以洪应明的《菜根谭》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日本的研译、传播与接受状况进行考察。陆美含聚焦张爱玲作品中比喻的德译处理方法,深入考察德语译者对张爱玲比喻的处理方式。吴红萱考察了各伦理模式在《荒潮》翻译中的体现、冲突和调和。张言对比分析《三体》英译本及其日译本,探讨高低语境对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周彰辉从创作缘起、绘本特征及读者接受三个方面对日语绘本《苏和的白马》进行研究。

第32组由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叶靖怡、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裴燚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副教授薛冉冉评议。本组对后殖民主义、文学地图学、科幻动画等跨学科与跨媒介议题展开探讨。陈亚琦基于人与神共在的自然宇宙关系阐释传统纹饰传达的技艺问题。陈怡静探讨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女性成长在个体与家庭中产生的分离创伤及其背后的伦理教育困境。程彦钧分析了《海上扁舟》油漆工的死亡及其伦理价值,挖掘小说的道德教育主题。郭泰乐阐述《温故一九四二》中难民的伦理选择,探讨灾后地方秩序重建与道德伦理复归。韩东初从后殖民主义视角阐述《百日》中西方作为权力拥有者的自我以及东方作为他者的沉默。罗理浩聚焦《V.》中文学地图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深度对话。马紫翼就《我不是药神》中主人公伦理选择和动机、文学伦理与法律的辩证关系进行探究。裴燚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历史唯物主义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批评逻辑和批评方法。石晰月从权力的规训、道德评判和权力的流变三方面探讨电影《沙丘》(2021)中配乐的声音叙事。叶靖怡考察《界》在技术革新与文化创新表达上的影像语言,剖析科幻动画中国元素的应用途径。左家齐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分析伦理选择,并指出伦理选择可以解决人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复归”。

第33组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何淑敏、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邱泽静共同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彬评议。本组聚焦族裔文学的伦理视角,涉猎英美日裔、非裔、印度裔、华裔小说研究。李泽华聚焦《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伦理选择,探究作者对人文主义与人类未来的反思。熊思睿、张馨尹和吴笛茵探讨《克拉拉与太阳》中克拉拉的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杨晓旭聚焦《克拉拉与太阳》中的人机共同体的移情缺位、伦理向度以及想象可能。王旖解读《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伦理悲剧与救赎,揭示小说对读者的伦理指导意义。邢博从创伤视角解读《远山淡影》中的后现代伦理学思想,揭示作者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伦理思想。全薇探讨《孩子的愤怒》中复杂的伦理环境下布莱德伦理意识的缺失、伦理选择的艰难以及重构自我身份的过程。张清扬关注《宣叙》中个体如何在种族和亲子的伦理困境压力下理性地做出伦理选择。徐学勤对《隐形人》中叙述者的多重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进行解读。张雪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创伤理论的视角探讨《疾病解说者》中达斯夫人米娜的创伤与伦理之间的关系。赵凯南聚焦《新世界的智慧》中宝琳所面临的族裔、婚姻和母亲身份的三重困境,探讨少数族裔移民在“潜意识美国化”进程中面临的生存困境及身份危机。

第34组由浙江大学博士生陈钰冰、南开大学硕士生李沁怡共同主持,湖北大学王希翀老师评议。本组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与跨媒介视角。关宏俊与马晓瑜探讨了学术会议中的符号表征与意义。针对《流浪地球2》这一电影,李晨龙与宋曹禹分别研究了其中的“存在”命题与生命政治困境。李骍怡以《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为中心,从人工智能电子文本的生成检视伦理选择的冲突与局限。刘妍蘅解读《蝇王》与《千与千寻》的跨媒介互文,探寻其身份主题。乔梦通过存在主义解读《欲望号街车》。师思齐探索聂传庆行为中的多重伦理悖论成因。孙彩霞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赏析电影《天鹅挽歌》,王令辰探索斯坦贝克创作中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姚舜泽以《哈利·波特》中古灵阁的魔法经济为关注点,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金融世界。赵莉莎从三部19世纪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入手,阐述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大学生领航论坛”是为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学生群体打造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旨在为学术积累和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学习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扩展国际学术视野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提供学术支持。论坛聚焦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探讨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实践,追求高端、一流、卓越和创新的学术路线,从不同学科和视域共同研讨基本理论与核心术语,追踪前沿话题,开展学术交流和互鉴。“大学生领航论坛”是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建设的一次改革创新,也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之一。论坛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质、研究能力、语言表达、文化品格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本科生课程为依托,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把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推动大学本科教学改革。

本次论坛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9ZDA292】资助,特此鸣谢。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23年5月30日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