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子衿讲座”第54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3-12-27

1222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54期“子衿讲座”在东6-118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Categorization of Cues in L2 Inpu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L2 Acquisition”。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语言学特聘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袁博平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孙培健老师担任主持。

讲座以探讨生物科学基本研究单位基因切入,袁博平教授强调基因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指出学科研究的科学性表现在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在此语境下,他引入语言研究的核心概念——语言线索language cues,并阐述了目标语输入中的语言线索对二语发展的触发效应。然而由于二语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影响,语言线索的感知和识别相较模糊和困难。因此,正确识别语言输入中的线索尤为关键。

随后,袁博平教授介绍了语言科学研究的新范式—特征范式Featural Approach,并强调词汇是语音特征、句法特征以及语义特征的集合体。他指出,使用特征范式研究语言具有独特优势,作为描述性和分析性工具,语言特征代表了学习者达到母语者语言水平所需激活的具体方面,同时也能够解释特征库、特征分布和特征结合的跨语言变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语言学习和习得的途径,从微观的语言元素出发,科学性地探讨语言学习的本质。

此外,袁博平教授举例介绍了语言线索的基本分类:macro cuesmicro cuesnano cues,以英汉语言中的典型语言线索wh-on-earth和其汉语对照组“到底”为例,对比了两者的句法特征、语用特征和语篇情感色彩特征,并指出语言线索的分类是等级分类而非二分法分类。此外,他还介绍了英汉语言中缺少语言线索的例子,以生动的例子说明英汉典型语言线索在语言特征方面的差异,这对深刻理解语言线索的跨语言变异至关重要。

最后,袁博平教授指出语言线索的分类能以相对透明的方式解释二语习得的成功、失败、滞后性和选择性,并为传统教学提供了新方向。他认为基于特征的语言线索教学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法意识,且语言线索的分类和特征研究范式对语言研究的科学性和教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问,涵盖了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线索、语言线索的不同分类、语言线索量化的可行性及如何提升语言研究科学性等多个方面,袁博平教授也从学科发展的宏观视角分析了目前语言研究学界存在的问题,对语言学研究成果与实际教学应用间的脱节深感遗憾。最后,袁博平教授指出语言学应该是一门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学科,呼吁语言研究者们努力寻找语言学的“基因”,真正将语言学发展为一门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整个讲座在与会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圆满落幕。


文、图:李称鑫

主办单位:子衿学社 学院科技伦理委员会

2023/12/27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