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蔡雨阳教授应邀在东五青荷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 “Island Ridge Curve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research” 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闵尚超教授主持。
蔡雨阳教授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教授、校语言教育与测评研究中心(CLEAR)主任、校领军人才、上海市高层次特聘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威斯康星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同时,蔡教授还是全国《医学英语水平考试》项目首席开发者,香港New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其学术成果广泛发表于Language Testing,System,Learning and Instruction等20多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此外,蔡教授现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Asian TEFL副主编,Educational Psychology等四家国际期刊编委。
讲座伊始,蔡雨阳教授介绍了岛脊曲线理论(Island Ridge Curve; IRC)的发展历程。蔡教授首先以人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现象为例,引用《易经》中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四组核心概念,生动形象地诠释了IRC理论的哲学内涵。接着,他介绍了是如何从自己早期的一项语言测评效度研究中逐步发展出IRC理论。该研究发现,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阅读策略的使用对英语考试表现的效用呈现出“降-升-降”的趋势,呼应了“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的发展轨迹,揭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内在规律。
随后,蔡雨阳教授详细介绍了IRC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他指出,岛脊曲线旨在为人类主要能力发展(如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动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理论阐释。IRC理论主要涉及三组核心概念:能动体(Agents)、模式(Patterns)、法则(Theorems)。能动体表示符合IRC规律的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情绪因素(Affect)、认知因素(Cognition)、混合因素(Blended factors)。蔡教授借助 “A”、“C”、“B”三个字母帮助大家快速记忆这一概念。模式表示随着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时,能动体对学习成果贡献效果所呈现的形态,包括线性、倒U型、斜置S型。 法则则是解释为什么能动体对学习成果的贡献效果会呈现上述三种形状,包括,两级转化(Bipolarity)、黄金中区(Golden Centrality)、自我调适(Self-adaptation)。
讲座的最后,蔡雨阳教授介绍了IRC理论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衔接问题,并阐明了语言教育与测评领域进行IRC理论适用性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他指出,在实证研究中,IRC理论的应用可遵循如下五个步骤(1)明确要研究的主要能力(即决定因变量);(2)选定影响主要能力的要素(自变量);(3)将研究对象分组;(4)进行多组分析;(5)结果解读。在此过程中,他详细阐释了样本分组和多组数据分析可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IRC理论概念来阐释研究结果。最后,蔡教授分享了可以同IRC框架进行整合的重要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概念和未来IRC的研究方向,极大地启发了在场的师生,引发了大家深刻的思考。
在互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让自己受益匪浅,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蔡教授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他的精彩讲解和丰富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评价。
文/图:王慧/王燕心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语言能力发展与评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