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汇聚顶尖优质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跨学科学术交流和拓展国际化视野的机会。项目期间,同学们圆满完成牛津大学组织的所有学业和实践任务,实现项目规定的行前规划,完成预期目标。在项目组带领下游览了牛津和伦敦等地的历史文化古迹,沉浸体验英伦风情,增长了知识。
课程包括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邀请各领域专家和知名学者,深入浅出,启迪思考。课上设置多个讨论互动议题,鼓励学生表达见解。课后,教师还提倡学生们提出问题,与教授进行交流和辩论,我校同学们积极地发表见解、提出疑惑,在师生交换想法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术素养浅。通过聆听讲座、与教授交流,同学们领略到了世界顶尖大学教授的学术思维和教学理念,受益匪浅。
文化古迹引沉思
文学,建筑,政治……英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好奇的访客。在充实的理论学习之余,最难忘的是项目组多彩的实践访学项目,同学们或漫步在英伦小巷中,或置身于堂皇宫殿里,深切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在银石博物馆(Silverstone Museum)中,同学们了解英国的赛车历史,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竞技的魅力;在威斯敏斯特宫(Westminster Palace)内,同学们穿梭于古老的厅堂之间,体会英国政治制度的庄严与历史沉淀;在莎翁故居(Stratford-upon-Avon),同学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伟大文豪的生活点滴;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中独特的皇室文化,藏品丰富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更是让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自信表现展风采
在本次交流中,同学们通过Workshop系列课程学习公共演讲、短视频拍摄等相关技巧,也有幸聆听Downton Abbey的制作团队介绍幕后的故事。课程结束时,在演讲展示和短视频拍摄两项小组任务中,浙大的学子们都彰显了我校风采。
演讲展示要求同学们从给定主题中任选其一开展学术探讨,以ppt形式输出学术成果并解答疑问。短视频拍摄要求同学们撰写剧本,拍摄剪辑并配乐。三期项目中,浙大学子所在团队均表现优异,同学们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侃侃而谈,获得了牛津大学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丰富内容引回忆
赵霄易:
牛津,特别美好的一个地方,城市开放式的大学让整座小镇都饱受学术气息的熏陶,徜徉在人文艺术之海里。喜欢在这里的每一天:遇到了很好的朋友,友善的老师们,以及一些善良的路人们;可以看如画一般蓝的天空,喝水会有still water和sparkling water,会体验一会儿雨一会儿大太阳的天气变化,这些未来再也无法用相同要素所构成的时光终生难忘。
牛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钱一禾:
在牛津的两周,不仅是眼界的开阔与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段与历史,与自我对话的时光。在牛津的课堂上,我了解了牛津,了解了文学语言学与数字传播,也学习到了电影制作,批判性思维,演讲的方法。牛津之外,莎翁小镇,温莎城堡,银石赛道等等,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英国,感受英伦风情。漫步在牛津街头,肤色各异的人,随处可见的街头艺术,丰富多样的博物馆,都让我逐渐爱上牛津这座生活气息与学术气息平衡的恰到好处的小镇。
柴抒含:
学习内容的丰富和深入,是这次研学之旅的一大收获。无论是在讲座中聆听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还是在实验室里亲手进行科学实验,每一次学习都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这些经历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对我而言,牛津大学的研学之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坚信,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个人成长和世界观。
姜欣悦:
本次交流为我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类课程如:女性领导力,会计学,市场分析,演讲等深入浅出,让我能够结合身边的例子,有逻辑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我收获了全国各大高校同学们的友谊,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这才在研究汇报环节脱颖而出。在课余时间,我游览了国家画廊等文化场所,感动于当地居民的热情,沉醉于这场英伦文化盛宴。
本次牛津展望计划,师生们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学术素养,还进一步体会创造性思维。时光荏苒,在古老的塔楼间穿梭,我们依然能体会牛津近千年的文化积淀。尽管两周的牛津之行告一段落,这次访学的收获,将常驻心间,指引同学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姜欣悦、牛津访学团;图:牛津访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