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下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化研究所于紫金港校区东1A-304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东’‘西’问题”的学业指鉴讲座。讲座特别邀请到俄罗斯著名东方学家、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主任亚历山大·卢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俄语所薛冉冉副教授主持,俄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与老师们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卢金教授以一个幽默的小故事开场,他从比较文化的视角,追溯了中国、俄罗斯与欧洲文化中“东方”和“西方”概念的历史起源。他指出,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便对东西方的差异有所认知。随着历史发展,经过古罗马帝国的解体、阿拉伯征服、十字军东征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文化概念上的东西方逐渐对立。中国文化中东西维度的出现大致与中国近代史的开启相关。卢金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俄罗斯在历史上不断在东西方之间徘徊的独特文化现象。从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推动俄罗斯偏向欧洲,到尼古拉一世时期转向东方,俄罗斯社会内部逐渐形成了“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两大对立阵营,在20世纪20年代欧亚主义也悄然兴起。苏联解体以降,俄罗斯社会文化中关于东西方的争论仍旧继续。
讲座尾声,薛冉冉对卢金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向即将撰写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以及研究生同学强调了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术语正源的重要性。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与卢金教授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讲座富有学理深度同时又兼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增进了师生对俄罗斯文化“东”“西”问题的理解,为中俄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
图/文 俄语所 贺金华
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