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2024年第17期“领航前沿讲座”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4-12-04

2024年12月1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的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2024年第17期“领航前沿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马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科隆大学教授AndreasKablitz以“语言与本体论:西方形而上学在语言转向与解构主义之后的批判修正”(Language and Ontology: A Critical Revision of Western Metaphysics beyond Linguistic Turn and Deconstructionism)为题做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杨革新教授主持,德语所长聘副教授庄玮、英语系研究员Will Greenshields以及外国语学院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Kablitz教授带领听众深入探讨了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在语言学领域的哲学意蕴。他批判性地分析了解构主义理论中关于语言建构现实的观点,指出这一观点可能忽视了现实的客观性以及人类成功把握现实的能力。Kablitz教授认为语言学在重塑人们对表达、意识和现实本质理解方面具有历史意义。随后,Kablitz教授聚焦本体论演变,特别是语言向本体论转向的哲学探索,详细阐述了柏拉图思想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从神学角度向语言学角度转向所引发的真理概念的变化。他强调,真理从作为陈述的属性转变为实体之间的关系,标志着哲学领域的重大发展。此外,Kablitz教授还剖析了跨文化哲学思想的接受和转变,指出历史和语言背景在本体论概念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深受语言结构的影响,语言不仅塑造我们的理解,还可能掩盖存在的真实本质。Kablitz教授强调,要重新审视本体论问题的普遍性和独立性,重视语言系统对我们概念化存在及理解存在本质的影响。这一观点为未来哲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Kablitz教授的讲座引发热烈讨论。Will Greenshields研究员围绕“文本之外无他物”(There’s nothing outside the text.)提出问题。Kablitz教授表示文学背景对于理解学术语言以及这些术语如何渗透进文学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学术语言的出现对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进一步探讨了语言在表达真实情感上的局限性,并对现代人认为一切都是语言游戏,难以真诚表达爱意的现状表示关注。此外,他还对数学语言在描述现实时的角色表示浓厚兴趣。庄玮副教授聚焦于语言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以及语言中不同主体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应当被视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学科。Kablitz教授表示,语言能够挑战并重塑人们接受概念的方式,这种观点可能源自洪堡等学者的理论,语言作为框架或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外,林啸、诸桥瑞、石一楠等同学就新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对“知识”(epistēmē)和“信念”(doxa)的区分、语言与理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等话题与Kablitz教授展开讨论。

最后,杨革新教授总结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智能数据时代,我们需要遵循的是新的竞争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存在”“现实”等一系列问题做出重新思考,Kablitz教授致力于重新审视本体论问题的普遍性与独立性,无疑为未来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次讲座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9ZDA292】资助,特此鸣谢。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是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紫金港校区为主场命名的国际大讲坛,旨在为从事人文研究,尤其是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国内外广大学者群体,提供一个探讨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传播新思想、交流新信息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作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将按类别、分系列推送国内外一流学术成果,开展前沿研究学术活动。讲坛将分为国际一流水准的“领航前沿讲座”,国际一流成果的“领航成果推送”,面向青年学者的“领航跨学科论坛”和面向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群体的“大学生领航论坛”四种主要类型开展学术活动。


/图:张以熙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