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第五届青年领航论坛 暨“文学计算批评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4-12-23

2024年12月13日,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第五届青年领航论坛暨“文学计算批评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江浙沪地区9所高校的学者聚焦文学计算批评,围绕人工智能时代跨学科研究路径等议题深入交换观点。

论坛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杨革新教授主持。杨教授对各校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是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青年领航论坛”作为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文学跨学科研究方法实践,追求高端、一流、卓越和创新的学术路线,旨在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打造高端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

英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作主旨发言,浙江大学吴笛教授、浙江大学王永教授、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何庆机教授参与讨论。

聂珍钊教授首先回顾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脉络,从早期概念的萌芽、系列研讨活动的开展,到不同阶段的发展,再到当下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研究路径探索,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始终与科学选择紧密关联,而文学计算批评作为其新的发展分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力推动文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文学计算批评综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文学作品,将传统的主观文学批评转变为科学的计算分析模式,为文学研究开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此外,聂教授还深入阐述了文学计算批评的原理,明确指出计算机处理文本依靠二进制编码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而文本数字化则是文学计算批评得以实施的关键前提。计算批评的内容涵盖词语统计、人物统计(包括人物背景、选择活动等丰富维度),通过细致入微的分类统计,将文学作品转化为数据形式,从而为更加精准的文学分析与评价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聂教授也客观地指出了当前文学计算批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情感分析等的计算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面临挑战,聂教授依然对文学计算批评的未来充满希望,他鼓励青年学者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运用AI工具开展文学研究,进一步推动文学伦理学批评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浙江大学吴笛教授回顾了自己早年的学术研究经历,表达了对电子数据收集、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感慨。他指出,各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研究效率,节约了资源,使学术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他强调紧跟时代、合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文学计算批评、电子文本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如何有效地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他鼓励年轻学者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倡导与时俱进,正视科技进步对学术研究的巨大影响,适应科学选择阶段的需求。

浙江大学王永教授指出,聂珍钊教授的主旨发言为文学计算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展示了数据和计量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她强调,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辅助阅读和摘要生成已相当成熟,但在文学研究中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仍是开放性课题,需要人文学者和技术专家的进一步合作。王永教授反思了文学计量研究的多种类别,分享了自己在文学文本分析方面的经验,包括风格研究、主题分析、创作理念研究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等,强调了词语和语义类别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她还表达了对文学与技术结合前景的乐观态度,期待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何庆机教授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回应,更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学研究的积极探索与创造。AI赋能的实现离不开素质赋能的支撑,即需要研究者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研究者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AI与人文发展融合的推动者,更是“人文+”新时代的开创者。面临着新的机遇,研究者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拓展文学研究视野、深化文学研究内涵。

在圆桌讨论环节,浙大城市学院段波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方英教授、苏州科技大学郭雯副教授、浙江大学姜磊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金佳副教授、江南大学吕洪波老师、浙江大学任洁副研究员、浙江大学苏忱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汤轶丽副教授、浙江大学薛冉冉副教授、浙江大学杨帆副研究员、浙江大学袁淼叙教授、浙江大学赵苓岑老师等青年学者围绕“文学计算批评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展开热烈交流。

汤轶丽副教授和袁淼叙副教授认为,传统文学批评研究背景下的教学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备课、课程设计和文学研究等。在保持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对AI技术在教育和交流领域的未来影响应持乐观态度。

赵苓岑老师和吕洪波老师表达了将计算分析引入文学批评的兴趣和担心,认为尽管计算分析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或可能削弱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杜威曾强调道德想象的重要性,而计算分析可能降低想象的空间。

金佳副教授和苏忱副教授认为,在数字化的时代,文学数据库系统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正日益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潜力。这些系统不仅记录了特定文学主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路径,还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便捷的查询途径。然而,尽管其优势显著,当前学界对其使用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且对系统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并有效推广并使用文学数据库系统,成为了摆在学者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郭雯副教授和任洁副研究员认为,文学计算批评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既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又推动了科学与文学的交叉融合。文学计算批评运用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文学作品进行量化分析,揭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规律和模式。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主题和风格,还能够发现传统文学研究中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异和关联。

浙江工业大学方英教授和姜磊副教授认为,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文学和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如科学技术在《西游记》《牡丹亭》等古典名著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科技手段对中南宋古都临安地面部分的复原,都展现了科技对人文学科的深刻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学研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新的科技手段为研究者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也将推动文学研究向更加深入、全面的方向发展。

杨帆副研究员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计算批评显著提升了研究效率,使大规模文学现象研究成为可能,增强了文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减少了主观臆断,推动了文学理论精细化发展,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数字人文浪潮中,跨学科合作是关键的发展路径,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应携手共进,使得人文与科学在新时代的文学研究中相得益彰。

段波教授和薛冉冉副教授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前瞻性、革命性与前沿性。基于深刻的思考与创新精神,文学伦理学批评旨在挖掘文学中更深层次的伦理内涵与人文价值。这种不仅推动了文学理论的革新与进步,更为式微的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文学计算批评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通过更加客观化、数据化的研究方法,使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更加精准、深入。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更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未来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孙艳萍副教授认为,AI可以通过提供实证数据减少人为错误,增强研究的准确性。她分享了自身与技术团队合作编纂数字教材的经验,强调了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在知识图谱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AI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

最后,杨革新教授总结到,数字人文的兴起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研究推向新的高度。然而,当前计算批评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传统文学研究领域的质疑与批评,面对新兴的计算批评,我们要摒弃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持开放与积极探究的态度,计算批评并非要颠覆或取代传统批评,而是与之相辅相成,共同挖掘文学的丰富性;二是计算批评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计算批评确实具备突破认知局限以产生新见解的潜力,但数据库建设尚不完备、文本分析模型不够精确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误判和误读。因此,在从事计算批评时,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人文学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批评的相关知识,致力于计算批评的研究者也可以借此建立更加准确恰当的分析模型。

本次论坛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西方伦理批评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号:19ZDA292】资助,特此鸣谢。

 “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是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紫金港校区为主场命名的国际大讲坛,旨在为从事人文研究,尤其是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国内外广大学者群体,提供一个探讨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传播新思想、交流新信息的跨学科国际交流平台。作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基础建设的一部分,“紫金港跨学科国际讲坛”将按类别、分系列推送国内外一流学术成果,开展前沿研究学术活动。讲坛将分为国际一流水准的“领航前沿讲座”,国际一流成果的“领航成果推送”,面向青年学者的“领航跨学科论坛”和面向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群体的“大学生领航论坛”四种主要类型开展学术活动。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20241213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