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哥伦比亚大学Jean Howard教授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03-11

202533日上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五十讲在线上顺利举行。哥伦比亚大学Jean Howard教授应邀以“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好客行为的不完美承诺”为题进行了一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讲授、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郝田虎主持,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上百名师生参与其中。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钟子逸基金资助。

Jean Howard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科George Delacorte荣誉讲座教授,国际知名学者,世界权威莎学家,曾任美国莎士比亚协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主任,现今担任布朗大学荣誉理事。她主要教授莎士比亚,早期现代、现代与当代戏剧和美国监狱文学,同时关注诸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文学理论,她也是The Norton Shakespeare的编者,目前出版有6部专著,包括获奖专著Theater of a City: The Places of London Comedy 1598-1642(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2007年)。她还获得过哥伦比亚大学“杰出教学校长奖”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杰出指导奖”。



讲座伊始,Howard教授对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部戏剧进行了整体性解读。教授将该剧定义为一部“独特的喜剧”,因为它是莎士比亚唯一完全将故事场景设置在英国的城郊喜剧。其次,不同于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中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该戏剧的主要人物是已婚的年长妇女。另外较为特殊的一点就是该剧中福斯塔夫这一人物曾出现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亚将其从历史剧挪入喜剧,表现出两个迥然相异的戏剧形象。除了该剧的独特性之外,教授还指出该剧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623年第一对开本中的长版本,一个是篇幅较短的四开本。并且针对该剧的主题,教授认为其首要涉及的是婚姻中的信任问题,例如剧中两对夫妻间的信任程度与具体表现,同时也涉及到两位家庭主妇对福斯塔夫的戏弄,例如将其装入洗衣篓中、将其装扮成女性以及在森林中对其肉体的虐待等戏份,至于安·培琪与范顿的爱情故事,教授则认为其只是次要情节。

基于以上概述,教授说明本次讲座的重点在于探究温莎本地人如何治理其村镇、处理其与外来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展现其好客行为,以及女主人公对好客行为的价值判断等议题。但在具体进入文本解读前,教授还阐释了早期现代时期的好客行为。在彼时背景中,无条件的好客行为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关照形式,其体现在人际共生与成员团结等特点上,而提供居所则是最直接的表现。例如在早期现代戏剧中,就通过展现饮食、客房等道具来表演出人际之间的好客行为。教授以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作品为例佐证了这一点。另外教授还从社会历史视野出发,对莎士比亚本人的局外人身份进行了解读。教授区分了foreigneralien/stranger这两个概念,前者指伦敦以外的外地人,而后者指出生于英国以外的外国人。因为莎士比亚所生活的伦敦是一个繁荣且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人口流动会导致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必然的交际与摩擦,所以莎士比亚自然就会体验到伦敦复杂的国际性属性。



接下来,教授进一步对《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教授指出该剧中充斥了大量局外人,不仅是主人公福斯塔夫,还有法国籍医生卡厄斯、威尔士籍牧师爱文斯以及培琪的儿子威廉等人,他们都带有特殊且明显的外来口音,其将自身与纯正的温莎本地人相区别,而莎士比亚就以温莎作为一个缩影来演绎出本地人如何展现对待外来者的好客行为以及该行为的限度。教授重点关注了四个场所。首先是培琪夫妇一家,其以好客行为作为联结多样化社区和缓解社群紧张关系的方式,并且热情接待外来者。例如作为一位外来者的福斯塔夫携带鹿肉为礼物前往培琪家中,就受到欢迎并被邀请进入家中享受饮食。在此,培琪一家的慷慨好客克服并遏制了社群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教授认为“门”(threshold)是好客行为的具体体现,其对他者的开放与封闭暗示了本地人对外来者的态度。例如与培琪一家相反的福德一家就展现出混乱的人际关系。福德暴躁的脾气使他不适合向内与妻子共同管理家庭或向外促进睦邻友好关系。而第三个家庭,医生卡厄斯之家同样违背了好客行为的准则,例如其试图向威尔士籍牧师爱文斯复仇,而不是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教授指出温莎的小世界面临着分裂,因为家庭作为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其对外来者的接纳依赖于主客之间潜在的协约。责任不仅在于客人,也在于主人,识别能力较差的户主无法区分无害的恳求者和危险的入侵者。因此,完美的好客行为往往会受到不完善社会秩序的挑战。教授继续分析嘉德饭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中,酒馆和客栈是人们获取旅途中基本需求之地。其本来是体现好客行为的最佳场所,但由于经济差异,不同人得到差别对待。教授认为这可能是莎士比亚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某种批判,并通过文本的具体情节来佐证。另外,教授还解读了福斯塔夫在森林中受辱的场景。福斯塔夫被当作一个违反社群规范的替罪羊。他失去了人类的庇护所,且被装扮为一只被猎杀的野兽,在人类中失去了立足点。教授强调这是该喜剧中的黑暗面,展现出对待外来者的致命敌意。



最后教授总结道,《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虽然强调了好客行为的价值,但它并没有假设所有人都被友善对待,因为好客行为需要的是主客双方的共同协作。故而教授提倡一种好客行为的日用之道,即关注人性中的良善,互相敞开,与邻为友。



讲座之后,全体与会人员又一同观看了20249月第二届“友邻杯”莎士比亚学生戏剧节决赛中武汉大学师生所表演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片段。观影后,武汉大学师生团队,包括鄢畅老师等,分享了演出体验。另外,郝田虎教授还邀请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和西南大学罗益民教授就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教学、研究等问题与Howard教授一同讨论。在提问环节,浙江大学华雨晨博士生就该剧中女性主义与殖民主义等议题提问,郝田虎教授就莎士比亚戏剧与托马斯·德洛尼的小说关系等问题提问,Howard教授依次进行了专业解答。本次讲座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热烈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文/图:吴茂/吴茂、左珈源

202535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