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外国语学院“讲好中国故事”宣讲团2024-2025学年春夏学期第一次备课大会在东五青荷师生交流吧顺利举行。
会议由宣讲团团长方可昕主持,她总结了寒假期间宣讲团进行的备课工作。各小组分工协作,结合校情、省情和国情,创新性地完成了三个宣讲故事专题。
会上,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费兰兰对宣讲团指导老师练斐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练斐颁发聘书。
随后,宣讲团成员就三门新完成的党课进行展示。梁瑞雪以《邮票的故事》为题,讲述了通过邮票连接的跨国友谊故事,特别是中美两国的民间友好交流。她介绍了邮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象征着不同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友谊。叶梦泽以《浙大西迁精神》为题,介绍了浙大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西迁历程,展示了师生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持和奋斗,强调了西迁精神对当代学子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呼吁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杜雨涵以浙江省非遗项目中泰竹笛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泰竹笛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实现了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中泰竹笛也通过品牌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各小组展示结束后,练斐对三个专题故事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对宣讲团成员的表现作出了高度肯定,向成员们提出要关注课件结构与内容、完善呈现形式等建设性意见,为后续提升宣讲效果指明了方向。之后,练斐以“换位·共情·生活”为题做分享,指导宣讲团同学们“用有温度的对话,点燃跨越山海的情感共鸣”。她以生动的实例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向国际听众介绍中国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本次备课大会开启了“讲好中国故事”宣讲团在春夏季学期的新征程。宣讲团的成员们将在新学期继续秉持初心,聚焦时代主题,挖掘中国故事的文化价值与当代表达,不断打磨宣讲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未来,宣讲团将以更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更饱满的精神风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用真情传递中国声音,助力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绽放光彩。
文|周璐 曾国芳
图|周璐 曾国芳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5年4月16日